文化产业集聚

作品数:114被引量:618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赵星陈少峰袁海顾江方永恒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园区如何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
《投资北京》2025年第1期46-48,共3页陈敏 张超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下,人工智能、5G、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助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文化产业集聚地,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集中展现各类文化新业态、新场...
关键词:文化产业园区 文化产业集聚 文化与科技融合 文化产业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变革 人工智能 区块链 
文化产业集聚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机制与实证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武优勐 钱思思 韦朕韬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长三角区域居民文化消费增长动力机制研究”(AHSKQ2020D66);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数字技术推动安徽省绿色消费发展的机制研究”(AHSKQ2022D029);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加快省内毗邻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研究”(2022CX189)。
文化产业集聚通过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农民人力资本提升和区域经济增长三重机制,有效推动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基于中国2003-2020年262个城市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文化产业集聚对农民增收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聚 地理距离 农民增收 空间溢出效应 
文化产业集聚缓解地区资源错配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外部性理论的经验分析被引量:3
《经济问题探索》2024年第10期165-179,共15页陈天宇 解学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空间关联视角下长三角文化市场一体化的时空演进与体制机制创新研究”(72004097),项目负责人:郭新茹;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长三角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及协同发展路径:基于全球视角的比较研究”(2019CGL100),项目负责人:解学芳。
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语境下,立足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外部性理论,通过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文化产业集聚缓解地区资源错配的具体机制与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文化产业专业化集聚可以通过加强沿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分工...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聚 地区资源错配 空间效应 外部性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文化产业集聚、空间溢出与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42-50,107,共10页邢夫敏 韦雨霏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旅游史”(19WMB086)。
选取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文化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文化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非均衡性;文化产业...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聚 旅游经济高质量 空间溢出 空间杜宾模型 
文化产业集聚的数字技术驱动机制
《科技管理研究》2024年第18期153-160,共8页王明亮 桂赞桦 刘三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典型雇佣模式下的合作创新治理研究”(71673061);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课题“人工智能发展对广州劳动力就业极化的影响及就业保障缓冲机制研究”(2023GZGJ12)。
基于文化产业对于知识创新要素的高度依赖性以及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从空间经济学中知识溢出的角度,在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通过在知识创新与扩散模型中引入数字技术因素,研究区域数字技术对文化产...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聚 数字技术 空间知识溢出 空间经济学 
文化产业集聚对中国城市经济转型影响的空间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5
《地理研究》2024年第6期1388-1406,共19页余煌 杨子璇 张景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8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2315)。
文化产业是促进城市经济转型的新经济形态,产业集聚是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2003—2019年中国27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集,分析文化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转型的时序演进与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其影响过...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聚 城市经济转型 空间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外部性 
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
《新型城镇化》2024年第5期60-61,共2页郭嘉泰 
2021年5月文旅部印发《“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建设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主要目标任务是,以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等西北丝绸之路沿线省份为依托,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布局和...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群 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 文化产业集聚 主要目标任务 国际交流合作 区域协作 产业空间布局 历史底蕴 
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机制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马莉 唐蜜 徐礼志 
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基金项目(2022KRM122);延安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23WHZX-005);延安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X2023053)。
基于2010—2020年西部地区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集聚对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均有促进作用;区域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方面,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集...
关键词:科技创新 固定效应面板模型 文化消费 文化产业集聚 
企业异质性视角下的文化产业集聚动力分析——基于藏羌彝走廊数据的实证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方永恒 赵雪莹 马亚冰 宋婉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集聚动力机制及政策研究”(71974155)。
基于集聚经济理论、企业异质性理论、选择效应理论等构建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动力理论框架,通过实证分析探析各动力因子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集聚由基础设施共享、知识溢出、产业匹配、选择效应四...
关键词:藏羌彝走廊 文化产业 企业异质性 动力机制 
文化产业集聚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旅游经济效应被引量:4
《科学决策》2024年第1期126-142,共17页刘萍 侯新烁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3A0131);湘潭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229|2904125)。
随着我国迈入“文化强国”和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发展阶段,公共文化服务逐渐成为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带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反事实分析框架,采用2008-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识别了公共文化...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聚 公共文化服务 旅游经济发展 双重差分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