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向度

作品数:175被引量:43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廖辉蔡宝刚王埃亮迟成勇敖运梅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历史主动精神涵育时代新人的文化向度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95-102,共8页张晓婧 陈玉芳 
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新时代新征程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2023AH040042);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sztsjh2022-7-14);安徽财经大学高水平教学团队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acjxtd2022005);安徽省质量工程重大教研项目“全面提高高等财经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路径研究”(2022jcbs002)。
历史主动精神贯穿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征程中,既是党宝贵鲜亮的精神品格,又是党取得辉煌成就的精神密码,也是涵育和激励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历史主动精神蕴涵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的文化...
关键词:历史主动精神 时代新人 文化内涵 文化路径 文化强国 
民族团结誓词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向度与记忆展演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5年第1期114-124,共11页胡新洋 莫培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思想研究”(18BZZ018)。
民族团结誓词碑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见证,是各族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民族团结稳定、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体现。基于文化功能与记忆理论,以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对以誓词碑为代表的民族团结纪念碑在铸...
关键词:民族团结誓词碑 民族团结纪念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集体记忆 文化功能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理论意涵与实践指向——兼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向度
《理论建设》2025年第1期44-55,共12页曹冬松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基层党建的历史经验研究”(22CZTJ28)。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和国家将人民精神生活富有与精神世界丰富纳入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格局之中,充分展现了党对于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特征。作为中国式...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世界 精神文明 共同富裕 
建构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文化场域
《精神文明导刊》2024年第12期24-26,共3页艾楚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3BKS157>阶段性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精神意蕴,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价值标识。精神世界具有植根文化土壤、需要文化资源、创造文化产品、内蕴文化属性、表征文化意象的内在...
关键词:文化场域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向度 文化属性 精神意蕴 文化意象 多重文化 内在机理 
民族性格与精神特质的演绎——从文化向度理解《棋王》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2024年第4期28-32,共5页吴莉莉 
阿城曾将《棋王》称为“半文化小说”,可见王一生的生命行动轨迹内蕴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深层的精神原点。从文化向度来探析《棋王》的吃道、棋道、生道,进而归纳出其中的民族精神与性格质素,它们分别对应着以食为本的民族生存观、不可...
关键词:民族性格 精神 文化 棋王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5-20,95,共7页冯凯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文明思想的守正创新研究(2023AH051165);安徽理工大学党建研究专项课题:伟大建党精神“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融合创新研究(djkt2023-10)。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包含以“现实的个人”为主体性的立足点、以实践为主体性的生成场域、以普遍交往为主体性的前提基础及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等多重意蕴。从文化向度看,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体现为人们在文化建设实践中自主的独立...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 多重意蕴 文化向度 
西南边疆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向度
《大学(思政教研)》2024年第11期167-170,共4页蒙云龙 
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西南边疆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3SZ010)。
西南边疆地区高校因地域特质、多民族聚居、跨境民族等特性,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面临着文化认知偏差、近代国家文化意识不足、互联网不良文化倾向影响等文化挑战。西南边疆地区高校需要坚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
关键词:西南边疆地区高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文化指向 
“第二个结合”:法治中国建设的文化向度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4年第5期75-83,共9页周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9BFX021);教育部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21JDSZK021);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2022年度规划课题(22ZXHYG17).
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制度、规则、法律之争。“第二个结合”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文化向度,主要阐述了在具象化实践中,要汲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智慧,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
关键词:法治建设 传统法律文化 守正创新 依法治国 传承 
新质生产力的文化向度审视及现实思考被引量:2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4年第5期61-68,共8页张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一般项目“当代资本伦理前沿问题研究”(22BZX088);湖北师范大学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研究课题“马克思育人思想融入高校研究生思政课路径探析”(2023JY15);2024年度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精品课题“无锡市经济发达镇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WXSK24-C-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凸显着“两个结合”的深刻意蕴。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来审视,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内含“天人合一”理念的生产力,是一种具有“万物并育”内涵的生产力,也是一种体现“化成天下”特点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集人文与...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人文经济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夯实金融安全的文化根基
《金融博览》2024年第17期21-23,共3页张雪兰 
金融安全的文化向度一国的金融安全问题深嵌于其所处的文化和制度安排之中。正如阿克洛夫和席勒在《动物精神》一书中指出的,“经济中险恶的一面”,就来源于“经济活动的糟糕信仰,虽然技术上合法,但有险恶的动机”。
关键词:金融安全 文化根基 文化向度 阿克洛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