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日

作品数:588被引量:29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金磊曹新向吴家鹏吴良镛刘守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名牌》编辑部清华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来一场文化Citywalk
《中国收藏》2024年第6期2-2,共1页陈曦 
“5·18”国际博物馆日刚过,6月又将迎来文化遗产日。近几年,这两个节日不再只是文博行业内的“自嗨”,而成为整个社会都参与的文化艺术“嘉年华”。应该说,这些年到博物馆、美术馆与文物、美术作品等“亲密接触”已成了不少家长节假日...
关键词:国际博物馆日 嘉年华 教师授课 美术作品 文博行业 文化遗产日 美术馆 亲密接触 
爱尚汉剧,悦赏非遗! 2024年“文化遗产日”非遗进校园活动举行
《客家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90-90,共1页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3日下午,“爱尚汉剧·悦赏非遗”——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活动通过文艺展演、非遗体验、有奖问答等形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
关键词:非遗进校园 汉剧 自然遗产 有奖问答 广东梅州 非遗保护 
知否
《方圆》2023年第12期8-8,共1页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怎么来的?6月10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它源于“文化遗产日”,最早始于2006年。自2017年起,经国务院批准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既然源于“文化遗产日”,那就先说说它的来历。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关键词:四大文明古国 文化遗产日 冯骥才 自然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资源 全国两会 纪念日 
黄河号子申遗记
《河南文史资料》2022年第5期100-110,共11页李富中 
2008年6月14日--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电视里新闻主持人字正腔圆地播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国务院审批通过并公布……”我立即拨通了远在北京人民网工作的内弟的电话,请其查询详情。很快,电话回了过来:“6月7号国务...
关键词:新闻主持人 人民网 民间音乐 文化遗产日 电话 
一项刻不容缓的记录工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回顾与展望
《非遗传承研究》2022年第3期22-23,共2页张庆善 
又是一个文化遗产日,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总要展示和回顾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些年来因参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的验收工作,使笔者深深感到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关键词: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抢救性 验收工作 回顾与展望 刻不容缓 
土山湾博物馆
《科学生活》2022年第8期82-83,共2页易可 
笔者经常路过徐家汇街区,但是一直没有注意到有一个土山湾博物馆。近日,一个偶然的机会得以进入参观,它坐落于徐家汇地区的蒲汇塘路。土山湾博物馆于2010年6月12日(中国文化遗产日)正式向社会开放,博物馆是由土三湾旧址的三层红楼底层...
关键词:向社会开放 土山湾 幕墙玻璃 徐家汇 博物馆 中国文化遗产日 建筑面积 四大主题 
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巴蜀史志》2022年第S01期24-27,共4页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成都市在首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将“文化遗产日”放...
关键词:文化遗产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演活动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成都市 
传承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乡土文化根脉
《中国政协》2022年第10期54-55,共2页姜军 
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因此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应该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占有重要一席。自2006年起,我国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生产系统 文化遗产保护 自然遗产 文化遗产日 协同发展 农业大国 文化根脉 
非遗在中国
《汽车与社会》2021年第19期18-18,共1页戴定九 
华夏文明五千年,经典流传之枢纽就在于文化的累积与传承,才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因此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自2006年起,国务院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夏文明 文化遗产日 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泸州老窖:让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被引量:2
《中国酒》2021年第6期60-61,共2页窖主 
20世纪90年代,学者冯骥才提出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想法。2006年起,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6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10周...
关键词:人民共享 自然遗产 冯骥才 主题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泸州老窖 文化遗产日 非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