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探源

作品数:398被引量:51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巍叶舒宪霍巍赵辉陈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殷墟传统之外:三星堆早期发掘与早期中国考古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21-129,235,236,共11页霍巍 
学术界一般以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考古发掘作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同时也认为由此形成了中国考古学根植于安阳殷墟的传统。但是,事实上在安阳殷墟之外,还有以不同方式出现的中国早期考古学的样本与范式,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
关键词:三星堆考古 中国早期考古学 古蜀文明 中华文明探源 
新版初中历史教材“三史”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与教学
《教学与管理》2025年第10期60-65,共6页陈辉 范馨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历史教科书国家认同建构研究”(18BZS114)的研究成果。
“三史”特指“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是阐释与传播史学研究新成果、历史教学渗透重大主题教育与构建历史教材学术话语体系的重要依托。新版初中《中国历史》教材...
关键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三史” 新版初中历史教材 学术话语体系 
探寻历史人文的现实表达路径——以《苕水之远——湖州古代遗址文明探源》融媒系列报道为例
《传媒评论》2025年第3期77-79,共3页徐斌姬 
中华文明传播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课题,但这类报道通常专业性强,受众理解门槛高,如何在宏大主题下找到贴近现实的表达方式成为关键挑战。本文以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苕水之远——湖州古代遗址文明探源》融媒系列报道为例,探讨其通过故事化...
关键词:苕溪文化 融媒创新 文化传播 
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范式
《民间文化论坛》2025年第1期47-56,共10页叶舒宪 
民间文学作为二级学科,在1997至2023年间被国家学科目录取消了27年,新文科的交叉学科——文学人类学,需要积极主动地发挥民间文学、民间文化和非遗的研究职能,将原来局限在文学学科内的神话概念拓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定语,彰显“神话中...
关键词:神话中国 玉成中国 文学人类学 民间文学 新文科 
时代话语创新与中外文明互鉴:2024年中国纪录片创作述评
《中国电视》2025年第2期19-29,共11页刘兰 王世洋 
2024年的中国纪录片聚焦时代命题、记录社会发展、传承历史文化,在社会表现的广度与文化挖掘的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重大主题纪录片创作把握主流价值导向,讲述中国故事,记录现代化进程;现实题材纪录片描摹人生百态,以有温度的现...
关键词:纪录片 文明探源 跨媒介叙事 国际传播 
安徽含山:以文塑魂 奏响农文旅融合新乐章
《农村百事通》2025年第1期6-7,共2页吴万蓉 王邦燕 
有因“过昭关”的故事而闻名的古昭关,有因文学名篇《游褒禅山记》而被人熟知的褒禅山华阳洞,有被纳入“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课题的凌家滩遗址……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境内不仅汇聚了宝贵的自然生态资源,更孕育了深厚且丰富的文化根基,...
关键词:自然生态资源 以点带面 文旅融合 人文底蕴 乡村振兴 含山县 精心编织 中华文明探源 
如何衡量中国考古学与中华文明探源的进展
《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1期34-36,共3页陈胜前 
在当代学术研究中,学术评估普遍存在,衡量标准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到考古学领域,如何衡量考古学的发展毫无疑问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尽管这是一个关系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但是学界罕有相关的讨论。当我们表述中国考古学发展迅速...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 考古学研究 学术体系 当代学术 学术评估 分支领域 中华文明探源 考古学发展 
寻根,寻本,寻那光芒--读《听首席专家讲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感
《少年时代(中高年级)》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何静好  
《听首席专家讲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本书的书名很长,书也很厚,我拿到手里,从头翻到尾,再从尾看到头。这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更没有“确定”“确实”“一定”这样的词语,而是有很多非常客观的注释、引用,有很多实物图、现场...
关键词:实物图 地形剖面图 首席专家 讲述 
理解考古成果 增加文化自信——王巍教授访谈
《历史教学(上半月)》2025年第1期5-9,共5页王巍 
采访者:《历史教学》编辑王湉湉尊敬的王巍老师,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拨冗接受我们的采访。新修订的统编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中,有许多新内容,与以往教科书的文本有较大区别,反映了学术前沿和考古学的最新成果,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如...
关键词:初中新教材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考古 博物馆 
“多元一体”概念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应用
《考古》2025年第1期3-11,F0002,共10页李新伟 
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及和平性,是对中华文明特质的深刻总结。探寻这些特质的根源,解答中国何以形成绵延发展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目标。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宏阔形成历程,正是五个突出特性形成的重...
关键词:中华文明 多元一体 中原 直根系 大一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