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论

作品数:29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滕志朋邵星宇郭丽何海锋贺万里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艺术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天津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美与时代(美学)(下)》《新纪实·学校体音美》《中国美术馆》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本南画画论《山中人饶舌》探赜——兼论其对董其昌文人画论的继承与发展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44-47,93,共5页李杰 
《山中人饶舌》是江户时代(1603-1868)日本南画家田能村竹田所著的一部汉文随笔体画论著作。该书征引中国画学著述和诗文典籍颇多,是日本以中国为师撰写本土画论的重要成果。其中,对“南北宗论”、“以古为师”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关键词:田能村竹田 南画 董其昌 《山中人饶舌》 画论 
苏轼画论与禅学关系研究
《四川戏剧》2024年第7期134-138,共5页张令伟 叶俊岑 
苏轼的文人画思想脱胎于融通儒、释、道三教的三苏蜀学,兼容禅宗、道学审美思想。苏轼本人一生与佛教结缘,禅宗的人生哲学可谓是他失意人生的精神慰藉,深刻影响了苏轼哲学、艺术思想内核的形成。本文通过梳理禅宗在北宋时期的发展,理清...
关键词:苏轼 文人画论 禅学 禅画 
“多样画意”之辨:传统文人话语中的张南垣造园风格被引量:5
《建筑学报》2021年第11期116-123,共8页邵星宇 
通过回溯明末至清代有关张南垣造园风格的文人记载,在对关键文本—吴伟业《张南垣传》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其背后所包含的清初文人遗民的主观意图,辨析了其所反映出的张氏之山的实际面貌,认为传统文献中出现的对张南垣造园风格...
关键词:张南垣 造园风格 文人画论 遗民心态 
卫道哲学——柏拉图美学观之我见
《新纪实·学校体音美》2020年第12期49-49,51,共2页陶林琛 
世人已知中西文明文化差异,然纵横而观,二者的精英阶层对于新文化的上升,都同样的成为保守的卫道者,对世俗采取消极的态度。此篇文章以柏拉图美学观入手,比较柏拉图与明中国士大夫阶层的美学观念,论述为某一特定经济基础服务的社会意识...
关键词:柏拉图 美学观 文人画论 
浅析宋代一般画论与文人画论思想异同被引量:2
《美术观察》2020年第9期75-75,共1页何剑 
宋代一般画论与文人画论观点重复者甚多,但相较之下,可明显看出一般山水画论中以格法为要,而文人画论则特别着重在“意”的表达除此之外,两者在气韵方面同样认为人品修养是影响画作的关键,并提出善书者亦善画的见解这其中的共识和分野...
关键词:宋代 一般画论 文人画论 
黾翁亦有法 写就无声诗——试论王学仲文人画论在其创作中的体现被引量:1
《国画家》2019年第6期75-76,共2页东野升珍 
文人画流变在王维以诗入画,北宋文人群体将绘画写意、意气提升至重要地位,与元代以书入画、晚明董其昌南北宗论共同构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高峰。文人画自清初逐渐走向多元流变,进入近现代,仍有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诸家...
关键词:文人画 以书入画 王学仲 无声诗 
清初职业画家王云考
《中国美术馆》2019年第6期120-125,共6页谭怡蕊 
如傅抱石先生所说:“文人画的确是代表中国的绘画。”文人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之相对的是,职业画家地位向来较低。文人画论家常通过强调二者的区别以凸显己身,斥职业画家无文气、无士气,画为畈卖而作,空有技巧却无“寄...
关键词:职业画家 中国绘画史 傅抱石 高居翰 文人画家 文人画论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规划艺术探析——从苏东坡文人画论出发被引量:2
《美与时代(城市)》2019年第9期67-69,共3页李璐瑶 郭丽 严文丽 
苏东坡是集诗人、书画家、造园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文人,在宋代经济、政治、文化繁荣兴盛的背景下,首先提出文人画理论,并在他的造园实践中有所体现.苏东坡关于文人画的观点反映了文人园林的特点,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
关键词:文人画 风景园林 苏东坡 中国古典园林 
从笪重光《画筌》到汤贻汾《画筌析览》
《学术交流》2018年第7期143-149,共7页孙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诗人别集丛刊"(14ZDB076);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汤贻汾年谱"(YJSCX2017-003HLJU)
清中叶文人画家汤贻汾,理论与创作兼擅。所撰《画筌析览》,借清初笪重光《画筌》立论,而更重画品,尚思辨,崇自然。《画筌析览》秉持潇洒自适的文人情怀,不但优化了《画筌》的文本形态,更着重强调灵动自然的创作心态及独立自信的艺术追...
关键词:汤贻汾 《画筌析览》 《画筌》 文人画论 
《艺术概论》课中“苏轼文人画论”解读
《读天下》2016年第17期284-284,共1页申剑飞 
2015年湖南省高校教改课题《地方高校绘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湘教通〔2015〕291号086)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对《艺术概论》课中'苏轼文人画论'进行解读。苏轼的画名被其诗名、文名所掩,然苏轼对中国画的贡献,不限于他有作画的实践,关键在于他对绘画有极高的鉴赏和独到的见解,对绘画艺术有广泛的思考和深刻的总结,从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
关键词:美术欣赏 书画相通 解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