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交往

作品数:65被引量:5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光梅蒋寅方维规吴兴明宋炳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疆时期艾青的文学交往活动研究——以口述史、回忆录、书信为中心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09-116,共8页吴新锋 朱君岩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西北诗歌群落文化生态研究”(20BZW167)。
在近年来作家史料研究的整体进展下,回忆录、书信、口述史等资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们极大地推动了作家研究的深入发展。艾青流寓新疆时期,通过口头交流和书信与外界沟通,成为他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通过细致梳理记载艾青文学交往的回...
关键词:艾青 新疆时期 文学交往 文学思想 精神走向 
清代云南元江文人马汝为行谊交游考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25-133,共9页李小凤 
北方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讲清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方法策略研究”(2022ZLGTTYS1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西南各民族文学交融史料整理、研究与资料库建设”(22&ZD282)。
限于材料,学界关于清代云南元江文人马汝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学和书法两方面。文章基于《马悔斋先生遗集》,多方搜寻、补充相关文献,对马汝为的交游范围和行谊状况作初步研究。马汝为的行迹范围大致在云南、京师、贵州三地,交游对象主...
关键词:清代 云南 马汝为 文学交往 
深于文献考据和文学研究的前沿之作——《南北望:明代中越文学交往研究》简评
《昆明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郭英德 
冯小禄是我的同门师弟,我们都师从启功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域外汉学研究是学术热点,也是学术前沿,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成果,有力地推进了中国文化史、中外交流史的研究。小禄...
关键词:启功先生 中国文化史 中越文学 博士学位 学术热点 汉学研究 中国古典文献学 文献考据 
文献、文学与文化:评《南北望:明代中越文学交往研究》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1-5,共5页李鹏 
冯小禄、张欢合著的《南北望:明代中越文学交往研究》一书,其书名“南北望”意味着明王朝时期中越文人实际上互为“异域之眼”,中越之间的文学交往并非单向的输入或输出,而是双向凝视。全书在扎实可靠的文献整理基础上开展文学研究,并...
关键词:明代 中越文学交往 南北望 异域之眼 
李梦阳与歙县商人交往的文学史意义
《西部学刊》2023年第17期103-106,共4页陆煜 
以李梦阳与歙县商人的交往为研究对象,考察李梦阳与歙县商人交往的文学史意义:李梦阳与南方士人的交往及别集在南方地区刻印扩大了其影响范围、促进了李梦阳文学新思想的提出、促成其诗歌的日常化和对墓志铭书写的突破;歙县商人诗作则...
关键词:李梦阳 歙县商人 文学交往 文学史意义 
文学莫逆·政治同道·德性分途——基于文学交往的王阳明和李梦阳关系递嬗考论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93-101,共9页郝永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王阳明诗全集编年校注评”(19YJA751015)。
王阳明和李梦阳是明代弘(治)正(德)嘉(靖)年间的两个文化巨子。二人的交往,终其一生不断,但是,关于二人关系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考察二人的交往过程,大体经历了从文学莫逆到政治同道再到德性分途的演变递嬗。首先,作为文人才士,二人...
关键词:王阳明 李梦阳 文学交往 德性修养 
梁实秋与闻一多早期文学交往再认识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2年第1期33-38,共6页王金玲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整理与研究”(19JZD037)。
梁实秋与闻一多在清华和留美时期关系密切,两者经常探讨诗歌创作问题,结成了“诗友”。由于艺术观不同,两者在诗歌创作、诗歌观念以及对一些作家的评骘上存在分歧。梁实秋认为艺术可以超越现实,坚持诗的“贵族性”和“唯美主义”;闻一...
关键词:梁实秋 闻一多 诗友 文学交往 
论汪曾祺的文学交往活动--以汪曾祺书信为中心
《创作评谭》2021年第4期55-59,共5页李志萍 
汪曾祺作为衔接现当代文学的独特作家,除却为人熟知的小说、散文、戏剧等,还留下了共计293封书信。学界早前对汪曾祺的关注多集中在作家作品、文体风格和文学史意义等方面,思想内容虽在不断深化拓展,但对汪曾祺相关的史料研究尚有空白,...
关键词:汪曾祺 文学交往 现当代文学 创作主张 文学史意义 史料研究 作家情感 文体风格 
施蛰存与刘以鬯的文学交往
《新文学史料》2021年第2期17-21,共5页钱虹 
1990年11月24日,我二度登门拜访施蛰存先生。施先生既是蜚声中外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和编辑家,也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77级学生的授业恩师。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我便幸运地成为高考恢复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首届大学...
关键词:施蛰存 恢复高考 亲自授课 登门拜访 文学交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本科生 
文化交流和异域视野中的文学交往与创作——汪曾祺书信中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郑州师范教育》2021年第3期57-62,共6页俞思超 毕文君 
20世纪80年代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是重启中美文坛对话的桥梁,也是中国当代作家走向世界舞台的见证。以1987年前后的书信为线索,可以发现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不仅为汪曾祺文学交往的朋友圈层增添了国际性和区域性的色彩,而且还为他...
关键词:汪曾祺 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书信 文学交往 文学创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