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编纂

作品数:33被引量:5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颜水生黄修己张健甘浩洪亮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现代文学论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人文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文学史编纂中的“唱对台戏”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6,116,共7页陈文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7ZDA243)。
中国文学史编纂中的“唱对台戏”,包括多种类型,或发生在晚辈与前辈之间,如五四新文化人之于清民之际的文学史家;或发生在同辈学人之间,如五四时期的学衡派之于新文化人;或发生在域外汉学与本土学术之间,如《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之于...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编纂 “唱对台戏” 
“重写文明史”视域下的中国文学史编纂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9-35,228,共8页肖瑞峰 
“重写文明史”的倡议已得到中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响应。将中国文学史的编纂工作置于“重写文明史”的视域下加以观照,可以引发一些新的思考:要在中国文学史编纂上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就必须在域内、域外两个空间内同时奋力拓展。域内,...
关键词:重写 文明史 文学史 域外汉文学 
当代文学史之于文学批评的特殊价值——以“红色娘子军”研究值得商榷的问题为例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5期57-63,共7页罗长青 石斯漾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编纂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9BZW173)研究成果。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被喻为文学研究的“三驾马车”,是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三者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中,文学批评以作品为中心,围绕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展开分析,为文学史...
关键词:文学批评 当代文学史 红色娘子军 文学理论 共生关系 三驾马车 文学史编纂 前史 
精神史、学术史与世界文学:施寒微《中国文学史》的德国路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7期208-226,共19页郑心婷 李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论关键词研究的历史流变及其理论范式构建”(项目编号:22&ZD258)的阶段性成果。
施寒微的《中国文学史》是二战后德国首部系统完整的通史性著作。该书以独特的文学史分期、丰富的学术文献对中国文学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梳理与分析,反映了海外中国文学研究的潮流与趋势。作为德国的中国文学史编纂谱系的延展,该著...
关键词:德国的中国文学史编纂 精神史理念 学术史方法 世界文学意义 德国路径 
论中国文学史编纂的传统学术资源
《人文论丛》2024年第1期295-303,共9页杜近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7ZDA243);西安市社科基金“文理专项”项目“民国时期西安高校中国文学史课程研究”(23ZL13)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没有文学史这种著述体例,却有文苑传、诗话、文话、词话和大量书目提要,时至今日,它们依然是中国文学史编纂不可或缺的学术资源。大体说来,作家生平叙述尤其是诗文作家生平叙述主要仰仗以文苑传为代表的文人传记,作品分析尤其...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传记文献 古代文论 书目提要 
海外华文文学史料观与文学史编纂之思考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5期181-186,共6页朱文斌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海外华文文学学术史研究”(17AZW020)。
海外华文文学史料搜集和整理的困境直接影响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进程,尤其是海外华文文学史的编纂。因为受到文献资料,尤其一手材料的限制,早期海外华文文学史书写普遍存在文学史体系搭建不够完整、出现常识性错误以及“以论代史”“...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史料 文学史编纂 思考 建构 
中国文学史著作空白叙事论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1期47-50,共4页方长安 
一、何谓中国文学史著作空白叙事中国文学史著作空白叙事由“中国文学史著作”“空白”和“叙事”三个具体语词组成,它们各有自己的特别涵义,组合在一起,则生成出复杂的结构性语义与功能。“中国文学史著作”规定了问题的论域,即本论题...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文学史著作 空白叙事 文学史编纂 林传甲 文学创作 限定语 20世纪 
文学史编纂与顾城童话诗人形象建构被引量:1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2年第4期96-102,共7页许永宁 粟芳 
湖南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朦胧诗’:从争论到经典”(项目号:18K024)的阶段性成果。
顾城是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被人们视为中国新诗史上唯一一位“童话诗人”,而实际上这一形象是文学史在认同、筛选和评价中有意建构出来的。在“重写文学史”思潮的影响下,文学史家为了呈现自我历史观念而主动认同了舒婷提出的“童...
关键词:顾城 童话诗人 形象建构 文学史编纂 
中国当代文学史学的演进
《当代文坛》2022年第5期160-170,共11页赵普光 石珠林 
七十余年间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以及建基于此的当代文学史学,呈现出复杂的演进过程,形成了各阶段不同的状况、格局与特征。从重要文学会议发言决议、文学史观的更迭、文学史分期命名、文学史编纂等四个方面观察当代文学史学建构及演进...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史学 文学史观 文学史分期 文学史编纂 
海外华文文学史料观与文学史编纂之思考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22-26,共5页朱文斌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海外华文文学学术史研究”(17AZW020)。
海外华文文学史料搜集和整理的困境直接影响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进程,尤其是海外华文文学史的编纂。因为受到文献资料,尤其一手材料的限制,早期海外华文文学史书写普遍存在文学史体系搭建不够完整、出现常识性错误以及“以论代史”“...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史料 文学史编纂 思考 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