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

作品数:530被引量:38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苗雨鲁枢元吴奔星贺国光彭彦琴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心流”与“心斋”的相通之处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周子渝 
“心流”指进行某些活动时忘我的心理状态;“心斋”则是指专注和全神贯注。两者有着共同的特征身心合一;相同的前提适度挑战;同质的基础熟能生巧;共通的方法清除杂念;类似的体验美的享受。通过比较“心流”和“心斋”,可以增进不同文化...
关键词:庄子 心斋 心流 文艺心理学 
爱的时候不必撒谎——弗洛伊德“冰山理论”视域下《我们八月见》解读
《今古文创》2024年第41期7-9,共3页宁雅菲 
马尔克斯逝世十周年之际,他曾增删五次并最终放弃出版的遗作《我们八月见》在他的后人、编辑、译者等多人的协作下得以问世。这是马尔克斯唯一一部以女性第一视角写就并对女性的性冲动进行直面描写的小说,作品篇幅短小却意蕴无穷。本文...
关键词:弗洛伊德 无意识 人格分析说 马尔克斯 文艺心理学 
预期视角下音乐节拍结构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2024年第10期1567-1577,共11页孙丽君 杨玉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230086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2YJC760086)。
节拍结构作为音乐在时间维度的组织框架,不仅是作曲家的创作基础,还是人们欣赏音乐美感、体验音乐情绪以及理解音乐意义的前提。在预期编码理论的框架下,本文拟围绕节拍结构的预期与整合两方面,通过行为实验和脑电技术,探查音乐节拍结...
关键词:音乐认知 文艺心理学 神经机制 节拍结构 脑电图 
美学的创新发展——以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为中心
《群言》2024年第9期13-15,共3页周丰 
中国式的现代化既是当下的、未来的,也是历史的。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作为中国美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进程,为当代美学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范例。《文艺心理学》一般被视为“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的形成”。但实际上,《...
关键词:中国现代美学 朱光潜 当代美学 美学史 《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 现代形态 历史进程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程正民对俄苏文学理论的多维透视与历史重构
《学术研究》2024年第7期24-32,共9页丰硕 赵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论话语场域中的审美话语分析研究:以黄药眠与童庆炳为中心”(22JJD750015)的阶段性成果。
程正民是中国当代重要的文艺理论家,其学术生涯主要围绕俄苏文学理论批评、俄苏马克思主义文论、文艺心理学及俄国作家创作心理学、20世纪俄罗斯诗学流派等主题展开深入探索。他的工作不仅填补了我国在俄苏文学理论领域的研究空白,更在...
关键词:程正民 俄苏文学批评 文艺心理学 巴赫金 文化诗学 
通感 修辞学的通感和心理学的通感
《新美术》2024年第3期4-12,共9页范景中 
通感是个古老的论题,是一个困扰人类心智千年的问题,因此也是一个未来学的问题。1962年,钱锺书先生在《文学评论》第一期上发表文章,名为《通感》,它取代了张弓《中国修辞学》(1926)所谓的“移觉”,和朱光潜《文艺心理学》(1936)所谓的...
关键词:《文学评论》 钱锺书 通感 中国修辞学 《文艺心理学》 未来学 朱光潜 人类心智 
对我影响最大的两门课程
《北方人》2024年第10期18-18,共1页季羡林 
就我个人而论,专从学术研究发辆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我在清华四年,有两门课对我影响最大:一门是旁听而又因时间冲突没能听全的历史系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一门是中文系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是一门选修课。这两门不属...
关键词: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先生 历史系 佛经翻译文学 文学系 学术研究 陈寅恪先生 选修课 
《洛神赋图》的画面表达——从文艺心理学视角切入
《美术教育研究》2024年第8期10-12,37,共4页潘雯雯 
《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据曹植的《洛神赋》所绘的叙事性人物画长卷。不同于顾恺之其他作品中人物恭谨的姿态和空白的背景,《洛神赋图》中的人物被置于秀丽山水间,画家为画中人物创造了一个宛如现实山水的场景,其描绘的故事柔美含蓄,...
关键词:文艺心理学 洛神赋图 顾恺之 人的觉醒 魏晋审美 
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弗洛伊德理论的“性化”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年第3期25-28,共4页周建永 
在国内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弗洛伊德理论被多数人认为完全是一种性理论,这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性化”。弗洛伊德的性理论,是“泛性论”评价产生的重要原因,但“泛性论”的评价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实际情况不符,所以是误读。在国内文艺心理学...
关键词:文艺心理学 弗洛伊德理论 性化 
超越对立——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的理论建构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11期173-175,共3页郑美玲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的理论构建具有明显的二元对立色彩,但最后又超越了对立。概念对立和学说对立在整本书中有迹可循,这是西方理论特点的延续,也是朱光潜有意建构的结果。作为文艺心理学的领路人,朱光潜在中西方学术中四处摘寻,于组...
关键词:《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 二元对立 理论构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