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之枢纽

作品数:94被引量:12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涂光社李飞祁海文李炳勋宋琴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指瑕》与“文之枢纽”互现思想内涵探微
《品位·经典》2020年第1期13-15,33,共4页罗雯嫣 
"指瑕"的含义就是指出文章的缺点。黄侃对于"瑕"的理解被绝大多数学者认同。黄侃把"瑕"分为六类,即文义失当之瑕、比拟不类之瑕、字义依稀之瑕、语音犯忌之瑕、掠人美辞之瑕、注解谬误之瑕。《指瑕》是从反面揭露出为文写作中的疏漏,反...
关键词:指瑕 文心雕龙 刘勰 文之枢纽 
编后记
《中国文论》2018年第1期270-279,共10页良德 
不经意间,《中国文论》出到了第四辑,而且似乎形成了自己的一点特色。中国大陆的期刊杂志很多,近年来,以书代刊的丛刊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以中国古代文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刊物还寥寥无几。最早创办的是《古代文学理论研究》,随后有...
关键词:章学诚 中国古代文论 文体观 文心雕龙·原道 文学阐释 六经皆史 文之枢纽 编后记 
《文心雕龙》“文之枢纽”新探被引量:4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89-96,共8页魏伯河 
刘勰把《文心雕龙》前五篇称为"文之枢纽",体现出他对这部分内容的高度重视。当代研究者大多认识到"文之枢纽"在全书中的纲领地位,将其称为"总论""总纲"或"导言"。但却因为对"枢纽"与"总论""总纲"或"导言"的差别缺乏辨析,误以为前五篇...
关键词:刘勰 文心雕龙 文之枢纽 宗经 核心或主轴 
《辨骚》是一篇文学意义上的《宗经》被引量:3
《河北学刊》2017年第6期109-114,共6页刘淮南 
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实践专题研究>(J2012093)
从刘勰"为文之用心"看,《骚》与《诗》处于同样的高度,都是后人学习的榜样。道—圣—文的关系不仅决定了"圣"是认识、表现自然之道的人,也决定了"经"是对自然之道的典范体现,所以,作为同样典范地体现了自然之道的《骚》,与《诗》一样应...
关键词:辨骚 文之枢纽 典范 
论《文心雕龙》的“潜在读者”与“文之枢纽”之关系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85-90,共6页徐爽 
《文心雕龙》一书对文学批评史的影响极大,但是其写作初衷是研究为文用心、指导当时在文坛初露头角的好学之士写作。即该书作者是有自己"潜在读者群"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深入探讨,则其中很多篇目像《征圣》《宗经》等,就都有各自独立的...
关键词:《文心雕龙》 预想接受者 文之枢纽 征圣 
《文心雕龙》文之枢纽引述《周易》考论被引量:1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8期226-227,共2页潘晓侃 
《文心雕龙》文之枢纽5篇是引用《周易》次数比例最多的一个部分,多达18处,文之枢纽是《文心雕龙》指导写作的总原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如此重要的一部分中刘勰频繁的引用《周易》内容,绝非偶然,这一源于其躬行宗经思想的具体表现,二...
关键词:文心雕龙 周易 文之枢纽 引用 考论 
《吕氏春秋》乐论与《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的关系研究
《兰台世界(下旬)》2014年第10期47-48,共2页范英梅 
《吕氏春秋》乐论思想与《文心雕龙》的文论思想有很多相似性,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将从《吕氏春秋》乐论与《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的关系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吕氏春秋 文心雕龙 乐论 文之枢纽 
从南北风气异同论刘勰“正纬”说被引量: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94-103,共10页李飞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M530313)阶段性成果;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2011GN001)资助
刘勰对纬书的根本看法是"事以瑞圣,义非配经",即认为纬书只当作为帝王受命之符应存在于现实政治领域,而不应作为与经学相配之"内学"存在于经学诠释领域。在当时南北并立的情势下,前者反映了南北的共同风气,后者则反映了南朝不同于北朝...
关键词:正纬 瑞圣 配经 文之枢纽 
论《文心雕龙》“文之枢纽”之“体”与“变”被引量:1
《晋阳学刊》2013年第3期36-39,共4页张燕 
"文之枢纽"为《文心雕龙》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是刘勰"论文"之枢纽,也即进行文学批评和文术指导的原则性纲领。其关键在于如何认识文学创作的"体"与"变"。刘勰主张"宗经"、"辨骚",实际上是将二者视为"体"与"变"的两个文学源头,后者甚至...
关键词:《文心雕龙》 文之枢纽 宗经 辨骚 “体”与“变” 
由六朝任诞风气释“雅颂之博徒”——兼论《文心雕龙·辨骚》篇的枢纽意义被引量:10
《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第2期112-119,共8页李飞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项目号:2011GN001)阶段性的成果
刘勰在《文心雕龙·辩骚》篇里评价楚辞为"雅颂之博徒",博徒只能解释为赌徒,但六朝时赌博成为士族任诞风气的一种标识,而任诞作为魏晋以来个体自觉的最极端形态,社会评价总体上趋于肯定,故"雅颂之博徒"虽然是以雅颂为标尺对楚辞的贬低,...
关键词:博徒 任诞 个体自觉 文之枢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