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同位素分析

作品数:251被引量:1076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胡耀武王昌燧张全超张雪莲张国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山西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生物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河南淅川下寨遗址人骨的C和N稳定同位素
《人类学学报》2024年第3期405-414,共10页周立刚 曹艳朋 楚小龙 孙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一期)”(2022YFF09035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淅川下寨:仰韶至石家河文化墓葬发掘报告”(21BKG015)。
河南淅川下寨遗址史前人骨遗存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揭示了不同时期史前先民的食谱特征。仰韶晚期先民(δ^(13)C=-10.2±1.4‰,δ^(15)N=9.4±0.5‰,n=19)以粟黍为主粮,与同时期中原先民相似;石家河文化时期先民(δ^(13)C=-13.6±2....
关键词:淅川下寨 仰韶 石家河 龙山 稳定同位素分析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的三角湖鱼类营养结构研究
《淡水渔业》2024年第3期3-11,共9页刘淑君 翟东东 罗进勇 熊飞 刘红艳 陈元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02820);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20034);江汉大学科技创新专项项目(2021kjzx006)。
为了解武汉地区三角湖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特征,本研究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鱼类的δ^(13)C值和δ^(15)N值组成、营养级和营养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三角湖鱼类δ^(13)C、δ^(15)N均值分别为-26.16‰±1.33‰、13...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 营养结构 三角湖 鱼类 
周原遗址西周时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1
《考古与文物》2023年第6期117-124,共8页李楠 何嘉宁 雷兴山 种建荣 吴小红 杨颖亮 潘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周原遗址凤雏城区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编号:21&ZD240);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东赵遗址出土人骨的生物考古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周原遗址西周时期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可知,该地居民食物以粟、黍等C4类为主,肉食以C4类型家畜为主,反映了发达的粟作农业和家畜养殖业。等级结构和地域差异是影响遗址内居民饮食状况的主要因素。以齐镇东地点为例,中层贵族...
关键词:周原遗址 西周时期 稳定同位素分析 等级结构 地域差异 
本期导读
《南方文物》2023年第5期121-122,共2页袁靖 
考古学界对植物遗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形态学的分析来讨论人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比如史前农作物栽培、驯化与传播等,鲜有对于史前农田管理的研究。《植物遗存稳定同位素分析及其反映的史前农田管理》一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通过植物稳定...
关键词:考古学界 农作物栽培 同位素测定 植物遗存 考古遗址 稳定同位素分析 同位素测试 稳定同位素比值 
山西太原盆地龙山文化时期的生业经济——以阳曲县西殿南遗址人和动物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为例被引量:1
《第四纪研究》2023年第1期212-226,共15页杨柳红 姬凌飞 裴静蓉 邓惠 张国文 侯亮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9BKG044);“太原盆地及其毗邻地区公元前3千纪至1千纪生业、社会及环境的多学科研究”项目(批准号:102020901285)共同资助。
以山西太原阳曲西殿南遗址(38°03′45″N,112°45′55″E)出土的3例人骨和34例动物骨骼(3例鹿、3例狗、5例牛、6例羊、17例猪)为研究对象,运用AMS-14C测年与C、N稳定同位素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该遗址所处的年代、动物和人的食物结构以...
关键词:西殿南遗址 龙山文化时期 C、N稳定同位素 粟黍农业 
广西更新世早期么会洞遗址动物牙釉质的C、O稳定同位素分析——试析华南地区直立人的生存环境被引量:1
《第四纪研究》2022年第4期958-966,共9页李大伟 王伟 廖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8CKG004)资助。
目前,中国区域更新世早期直立人形态特征、年代及演化分类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然而,其生存时期的古环境却缺乏相应的研究。基于华南地区么会洞遗址23颗与直立人同层位的哺乳动物牙釉质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为研究华南地区直立...
关键词:么会洞遗址 更新世早期 直立人 稳定同位素 古生态环境 
黄河三角洲水盐异质生境下芦苇水分利用来源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1
《生态学杂志》2022年第7期1266-1275,共10页宋铁红 葛敏佳 杨锦媚 张东 栗云召 刘京涛 于君宝 管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09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U1806218)资助。
为探究黄河改道对黄河口湿地植被水文利用来源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对生长季内黄河三角洲不同水盐生境(潮水区、新生区、故道区)的雨水、地表水、不同土层土壤水以及芦苇体内氢、氧同位素丰度进行了监测,并利用贝叶斯...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 黄河改道 水盐异质性 芦苇 水分来源 
生物考古学视野下人类的牙齿与饮食被引量:5
《人类学学报》2022年第3期501-513,共13页雷帅 郭怡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1NDJC031YB);浙江省社科规划之江青年课题(21ZJQN02YB);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课题(Z20JC07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出土人、动植物遗存稳定同位素研究。
饮食在人类文化的起源与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牙齿作为饮食信息的主要载体,从不同角度为复原古代人类饮食谱系提供了可能。作为人类咀嚼行为、饮食结构及生业模式的直接反映,口腔疾病和牙齿表面微观痕迹的体质人类学分析显得尤其重...
关键词:牙齿 稳定同位素分析 食谱重建 “代际考古” 
哈民忙哈遗址人和动物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2
《人类学学报》2022年第2期261-273,共13页张全超 孙语泽 侯亮亮 吉平 朱永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91);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古代人群与分子考古学研究(2020YFC1521607)。
哈民忙哈遗址是迄今为止内蒙古乃至东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一处史前聚落遗址,为重建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文化习俗甚至思想观念等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重建该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有助于揭示哈民忙哈遗址产生...
关键词:哈民忙哈遗址 C、N稳定同位素 食物结构 性别差异 生业经济 
通过稳定同位素分析云南大阴洞遗址先民的生业经济方式被引量:2
《人类学学报》2022年第2期295-307,共13页赵东月 吕正 张泽涛 刘波 凌雪 万杨 杨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1521607;2016YFE020370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CKG027);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7JZ07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7H001)。
农业的起源和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变革之一。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大阴洞遗址出土的17例人骨标本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探索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滇东南地区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结果显示,大阴洞遗址居民的δ^(...
关键词:大阴洞遗址 人骨 稳定同位素 食谱 生业经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