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你

作品数:39被引量:8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龚怡祖朱园园张淼曹卫东陈力丹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商洛学院学报》《学术研究》《湖南社会科学》《作文与考试(高中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从“悲恸”到“给予”:威廉·戈尔丁小说中“我”“你”关系的衍变被引量:1
《语文学刊》2020年第6期76-83,共8页肖霞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威廉·戈尔丁小说的伦理批评研究”(15BWW042)的阶段性成果。
戈尔丁各部长篇小说中人物个体伦理形象有一个明显的衍变:从深陷“它”之世界,焦虑戒备,疲于审视、占有、攫取、利用,徒劳寻求定位“我”的幸福生活,到辗转无助中试图超越到乌托邦想象中寻找生活意义,在归于虚无的神性世界中谋得安慰,...
关键词:威廉·戈尔丁 悲恸 给予 “我-它” “我-你” 
从哲学到教育:马丁·布伯的对话理论被引量:6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48-154,共7页陈爱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转型中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研究"(12&ZD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社会意识整合"(14JJD720020227)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人的生存状况如何?现代哲学家马丁·布伯提出,人执持双重的态度,因之世界于他呈现为双重世界——"你"之世界和"它"之世界,人与世界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关系,即"我—它"关系和"我—你"关系。"我—它"之间只是独白,...
关键词:马丁·布伯 “我-它” “我-你” 对话 品格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