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

作品数:623被引量:113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马晓北陈烨文张思超王兆军李刘坤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胃为之市”探讨吴鞠通胃气观之内涵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9期1461-1464,共4页康帅 马靖国 袁卫玲 
2021年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资金项目(ZX2021021)。
吴鞠通深研《黄帝内经》奥旨,以“胃为之市”为理论基础,博采诸家,逐渐形成“体阳而用阴,气机阴阳须调和”的胃气观。本文在简要分析吴氏胃气观点渊源的基础上,探讨了“胃为之市”内涵,包括“受纳输出,集散水谷”“化生精微,气血之源”...
关键词:胃为之市 胃气 吴鞠通 体用论 《黄帝内经》 《温病条辨》 《医医病书》 
吴鞠通从运气学说论治疫病思想探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8期1281-1283,共3页黄宇轩 范逸品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0815);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0704)。
清代医家吴鞠通重视运用运气学说论治疫病。吴鞠通认为疫病病邪主要是厉气夹杂秽浊,疫病有温疫、寒疫之分,无论温疫、寒疫的发生均与运气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处方用药更需根据疫病发生的运气学特点配伍化裁。吴鞠通以每年的五运六气条...
关键词:吴鞠通 疫病 五运六气学说 三元甲子学说 
基于六维辨证探讨吴鞠通“通下法”在温病急危重症的应用
《环球中医药》2024年第7期1227-1232,共6页李倩倩 董斐 田园硕 白辰 于河 刘铁钢 谷晓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704100,2018YFC17041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ZYYCXTD-C-202006);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中医经典理论挖掘与传承专项)(2021-JYB-ZYWJCC 006)。
六维辨证是笔者团队基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总结提出的辨证思路,旨在临床辨证中把握整体,抓住机要,从病期、病位、病势、病因、病性、病理六个维度分辨证态,有助于全面识清病机,指导临床治疗。吴鞠通善用“通下法”治疗温病急危重症,强...
关键词:六维辨证 吴鞠通 《温病条辨》 通下法 温病 急危重症 
吴鞠通对性味配伍应用的继承与发展探析被引量: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5期788-791,共4页孙帅玲 马晓北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0103);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20ZD006);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Z-202040,YZ-202221)。
本文在梳理吴鞠通以前性味配伍理论的发展脉络基础上,探讨吴鞠通对前医家性味配伍思想具体应用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分析发现吴鞠通临床实践中应用性味配伍思想主要受《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及叶天士的影响。其中,《黄帝内...
关键词:吴鞠通 性味配伍 《黄帝内经》 张仲景 叶天士 
吴鞠通《温病条辨》治燥思想探析被引量: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第12期1986-1989,共4页王秋月 毕岩 岳冬辉 
吉林省科技厅中青年科技创新卓越人才专项(20210509004RQ);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YDZJ202201ZYTS174)。
本文基于《温病条辨》总结吴鞠通燥病辨治的治学思想,以期对燥病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吴鞠通认为燥病以外感为主,以三焦为通道进行传变,主要侵犯气分和血分。其病性有温凉之分,凉燥易阻滞气机出现寒化,温燥易伤津耗液出现热...
关键词:吴鞠通 《温病条辨》 燥病 证治规律 
《温病条辨》中寒湿病的辨治及方剂性味配伍规律探析被引量: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第4期533-535,共3页孙帅玲 马晓北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YZ-202040)-《温病条辨》湿温证治的性味配伍理论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I2021A00103)-中医疫病经典防治理论体系研究;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No.2020ZD006)-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真实世界研究。
《温病条辨》一书对寒湿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病位、辨证纲领、治法、方药性味配伍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建立了一套辨治寒湿病的完整体系。吴鞠通认为,寒湿之病乃由内外之邪合而为病,其病机为寒湿伤阳,病位涉及上中下三焦,其...
关键词:寒湿 温病条辨 吴鞠通 性味配伍 苦辛法 
三焦分治滋养全身
《养生保健指南》2023年第3期58-59,共2页赵艳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吴鞠通在《黄帝内经》三焦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三焦诸病的治疗法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①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上焦指横隔以...
关键词:水谷精微 治疗法则 吴鞠通 三焦理论 上焦如雾 《黄帝内经》 气体交换 《内经》 
吴鞠通三焦辨证论治寒湿疫探析被引量: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3年第6期72-74,共3页姜家旺 张玮 周佳林 宋志坚 
2020年度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专项课题(JZYC20S35)。
通过整理分析吴鞠通论治寒湿病的学术思想,总结归纳出寒湿疫不同三焦部位的病机及治法用药。文章将上中下三焦寒湿疫的病机概括为寒湿阻肺,气机闭郁;寒湿困脾,弥漫三焦;寒湿流下,开阖不利。在治疗上分别采用:苦温芳香,辛散上焦寒湿;辛...
关键词:吴鞠通 《温病条辨》 寒湿疫 三焦辨证 
吴鞠通“寒湿疫”学术思想探析被引量:3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58-61,共4页胡勇 何伟 张惜燕 李翠娟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科研应急专项(2020-YJ013);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理论研究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9-YL01)。
寒湿疫是中医疫病中较为特殊的类型,属于“寒疫”范畴。吴鞠通认为“寒湿疫”的病因为感受燥金寒湿夹杂疠气所致,其发病多由口鼻而入直中阳明经筋,由络伤脏,其病理变化属于升降失常、阴阳逆乱;寒湿疫的治疗以“温通”为方法,以霹雳散为...
关键词:吴鞠通 寒湿疫 学术思想 霹雳散 温通 
《吴鞠通医案》通阳法探析被引量:3
《福建中医药》2022年第7期39-41,共3页邓亚平 郑春素 
福建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JGY2121)。
《吴鞠通医案》中通阳法包括调肝气通阳、泄湿浊通阳、宣上焦通阳、调营卫通阳、散结滞通阳和醒脾胃通阳。现对吴鞠通在其医案中具体运用通阳法的诊治思维和用药特点进行探讨,便于继承吴鞠通的临床诊疗及用药的思维特色,更好地指导应用...
关键词:通阳法 吴鞠通 调肝气 泄湿浊 宣上焦 调营卫 散结滞 醒脾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