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文学

作品数:13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祥耀王晓辉王捧生程若旦周明初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交流》《魅力中国》《社科纵横(新理论版)》《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中后期吴中文学蔓延之浙东地区--以张瀚诗歌为例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13-117,共5页王婷 
2021年黑龙江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21-130HLJU)。
自朱明建朝以来,吴中地区文学思潮的流变较小,文人较少受理学思想的束缚。明前期,吴中文人侧重抒发个人的情思,书写日常生活,讲究诗歌的技巧与文采,至明中后期,又普遍倾向“简远”与“平民化”的审美追求。张瀚虽是杭人,但其深受吴中文...
关键词:吴中文学 张瀚诗歌 文学影响 艺术风格 
地方认同与文学传统:论高启的苏州书写被引量:4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40-148,共9页李明 
高启的生活形态是南宋以来士人地方化趋势的典型呈现,而其包括《姑苏杂咏》在内的大量苏州风土诗则表现了宋元以来的“文学地方化”趋势。《姑苏杂咏》的书写形式受地方志影响较大:其创作因阅读郡志而发,呈现出独特的“不在场”写作方式...
关键词:高启 地域文学 文学地志化 吴中文学 
明中叶吴中文学的创作取向及审美流变
《学术交流》2021年第3期171-180,共10页王晓辉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年度项目“吴中四才子诗文研究”(17ZWD265)。
与传统文人相比,吴中文人的个性观念和生命意识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以科举仕进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而是内倾于自我,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对自我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的考察。在文学创作中,吴中文人背离了古典主义诗歌“兴观群怨”的...
关键词:吴中文学 沈周 文徵明 唐寅 徐祯卿 蔡羽 
论明中叶吴中文学的两极化生存状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03-111,共9页王晓辉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年度项目“吴中四才子诗文研究”(17ZWD265)。
明中叶是明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弘治正德年间,台阁体、茶陵派崛起于前,前七子继之于后,文学复古之浪潮风起云涌。在这股文学复古的大潮中,吴中文学的地位尤为特别。吴中文人一方面以豁达开放的心态与主流文学进行沟通交流,另...
关键词:明中叶 吴中文学 主流文学 
明中晚期吴中文学的平等观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90-98,共9页李祥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238)。
明中晚期,吴中文学平等观念渐成。首先,作家对北地文学不再一味赞扬,以刘凤为代表的作家对北地大家的优缺点都有清醒的认知,主张无论何种地域文学,其文学地位一律平等。其次,吴中作家对以代论诗的现象十分不满,他们或以肯定主体天赋为...
关键词:明中晚期 吴中文学 平等观 
“古文辞”运动与吴中文学的思想新变
《北方论丛》2020年第5期115-121,共7页王晓辉 
在蓬勃发展的经济和奢靡世风的双重激荡下,明中叶吴中文人本着对本土文化的强烈热爱,对凉薄的世风的世俗及科举之弊发起猛烈批判,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古文辞"运动。吴中四才子出于对"古文辞"运动理论主张的践行,以情深意切的吟唱,创...
关键词:文学自觉 吴中四才子 “古文辞” 复古 
元末明初吴中文学的诗歌宗尚——以北郭文人群为中心被引量: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72-80,共9页李茜茜 
元末明初吴中文学是文学史上一个不能忽视的环节。为了改革元诗弊端,吴中地区北郭文人群普遍推崇唐诗,其中北郭代表诗人高启通过对技艺层面的刻苦钻研,实现了由技艺向情性表现层面的质的转变,更加贴合了北郭文人群的唐诗宗尚,暗合了明...
关键词:吴中文学 诗歌宗尚 北郭文人群 高启 精神困境 
唐寅对明中期吴中文学的继承与新变
《魅力中国》2011年第20期322-322,共1页曹小丽 
首先介绍明中期吴中文学的时限划分与地域界定,将明中期吴中文学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并主要通过第二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唐寅来论述吴中文学在成化年间的传承与新变。明中期吴中文学传统发生的新变主要是基于两种编码方式的结果,即:在...
关键词:明中期 吴中文学 唐寅 博雅 隐逸 
论明中期吴中文学的集体自守性被引量:1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第4期124-126,共3页李祥耀 
2007年度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元末明初大转变时期东南文坛格局与文学走向研究>(批准号07BZW039)中期阶段性成果
明初以来,吴中文学遭受政府打击,个性张扬的特征逐渐消失。至明中,吴中文学渐趋复兴,为抵抗其他地域文学,振兴吴中文学,吴中作家相互吹捧,体现出一种强烈的集体自守倾向。这使得一些作家的文学成就被片面夸大,而吴中作家内部则十分团结...
关键词:明中期 吴中 集体自守性 
明代吴中文学的发展轨迹
《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7期161-163,共3页李祥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ZW039)
明初,吴中文学因个性张扬而游离于文学主流之外,因而遭受政治打压,陷入全面萧条。此后较长一段时期,吴中文学经历过一个潜长过程,之后又逐渐复苏。至明中期,为振兴吴中地区的文学,吴中文人掀起"古文辞"运动。虽然"古文辞"运动最终走向失...
关键词:明代 吴中文学 “古文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