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之战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国家人文历史》《历史档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黄金水道荣光渐失 明帝国的脐带 清帝国的权杖
《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1期58-61,共4页十年砍柴 
全汉昇在《唐宋帝国与运河》中曾论述道,中央政府是否能够成功地统治全国,依赖于是否能够有效地利用长江下游的经济资源,是否能够将这一地区的物资迅速通过运河运输到首都通常所在的华北地区。大运河的重要性,到了明清时期更为突出。
关键词:华北地区 漕运总督 卢汉铁路 交通大动脉 明朝初期 康熙朝 了明 吴淞之战 朱厚照 旌旗蔽日 
对1842年吴淞之战的几点看法被引量: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154-155,共2页任晓初 
1842年吴淞之战发生在鸦片战争末期,英国侵略者侵犯吴淞是蓄谋已久。鸦片战争之前,早已进行过侦察活动。战争爆发后,1841年9月,他们又制订入侵长江下游,切断运河漕运,逼使清朝政府彻底妥协的“扬子江战役”计划,侵犯吴淞就是实施这个阴...
关键词:吴淞之战 《鸦片战争》 扬子江战役 长江下游 陈化成 英国侵略者 侦察活动 清朝政府 近代史 中国军队 
为国捐躯的抗英名将陈化成
《民国档案》1997年第2期129-132,共4页刘东生 
陈化成(1774-1842),字业章,号莲峰,福建省同安县丙洲人.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他率兵守卫吴淞,浴血奋战,抗击英军,壮烈殉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陈化成出生于一个塾师家庭,自幼熟习水性,曾做过船工.二十刚出头,他投...
关键词:陈化成 《鸦片战争》 长江下游 侵略罪行 鸦片走私 鸦片战争时期 英军 中国近代史 吴淞之战 传统文化 
传授知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
《中国电化教育》1994年第11期14-15,共2页李松惠 
关键词:思想教育 战争场面 关天培 虎门之战 吴淞之战 陈化成 教学录像 声画并茂 《南京条约》 电教媒体 
1842年吴淞之战新探被引量:1
《历史档案》1990年第3期85-92,共8页茅海建 
1842年的吴淞之战,是鸦片战争后期的一次重要战斗。以往的研究大体得出下列结论:1、由裕谦、陈化成等主持修筑的防御体系是适当的,战斗是有可能取胜的;2、战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带兵增援的两江总督牛鉴和驻守小沙背的徐州镇总兵王志元临...
关键词:陈化成 英军 黄浦江 清军 吴淞口 地理形势 鸦片战争后 裕谦 长江下游 县城 
吴淞之战与上海门户开放
《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64-78,共2页张世珠 
鸦片战争前,英殖民主义者已与广州、宁波、天津等地有通商关系,并开始觊觎上海。早在清乾隆二十一年(1765年),英东印度公司的毕谷曾建议英政府进取上海。1832年东印度公司派林特赛乘帆船“阿玛斯特爵士”号,由澳门出发,经厦门、福州、...
关键词:上海 宁波 门户开放 英殖民主义 鸦片战争前 厦门 澳门 广州 租界 帆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