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派太极拳

作品数:2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期刊:《少林与太极》《健康大视野》《武当》《中华武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习拳偶得
《中华武术》2018年第11期34-34,共1页吴文翰 
一、武派太极拳身法要领顶平头正,肩平身正,胸平(不凸不凹,自然放松)背正(脊骨垂直,肌肉松沉),目平意正,腰平(旋转时腰要竖直平转)脊正,胯平腹正,膝平裆正。脚平根正,手平势正,静平动正,动平静正,心平气正,气平心(意...
关键词:武派太极拳 身法 松沉 
高连成:春风桃李遍天下 满腔热忱传太极
《少林与太极》2018年第3期29-31,共3页周镠超 张鑫辉 黄明哲 
高连成先生是武式太极拳第六代传承人、中国武术八段、郑州市武术协会常委、郑州市武式(派)太极拳研究会会长。他还是郑州行者太极拳馆名誉馆长,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副秘书长,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年会副秘书长,全日本太极拳协会高级顾...
关键词:武式太极拳 武派太极拳 高级顾问 热忱 桃李 中国武术 武术协会 副秘书长 
清玄虚无 散人言奇(上)——清玄散人关于太极拳的言论录
《武当》2017年第9期56-58,共3页李万斌 
在中国武术界,尤其是在太极拳历史上有卓越贡献,占有突出显赫地位的如武禹襄、杨露禅、宋协铭、许禹生等人,几乎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武禹襄是武派太极拳的开山始祖,无论是拳技或理论著述,都无人能比,他的学生李亦畲、杨班侯更...
关键词:武派太极拳 言论 虚无 武禹襄 清朝时期 杨班侯 武术界 拳技 
武派太极拳习练精要
《少林与太极》2017年第8期38-39,共2页杨宝安 
当前随着我国太极拳运动的广泛普及,在武派太极拳爱好者的不懈努力传承下,武派太极拳和全国其他流派一样,习练者遍布城乡乃至走向世界各国,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因而如何练好武派太极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种仅仅通过套路反复练...
关键词:武派太极拳 太极拳运动 训练方式 训练方法 身体素质 人民群众 实战能力 爱好者 
曲中求直 蓄而后发
《搏击》2013年第5期19-19,共1页李向彤 
清代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1812—1880)前辈在《十三势行功要解》中强调太极拳行功走架时要“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就是要求在练拳时要“曲”中有“直”。从字义上我们知道:“曲”是指弯曲的意思。那么既然是要“曲”,其中为什...
关键词:武派太极拳 “直” 十三势 武禹襄 创始人 “发” 练拳 
立身中正,卓尔不群 访武派太极拳优秀传人徐秀芹
《健康大视野》2012年第21期118-119,共2页余有仁 
4年前,当时刚过天命之年的徐秀芹欲拜在当代武派太极拳一代宗师吴文翰先生门下,却遭到吴文翰的婉拒。
关键词:保健法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体育运动 太极拳 
武派太极拳的亮点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搏击》2011年第8期14-15,共2页吴文翰 
一、武派太极拳的亮点武派太极拳的亮点,首先是在拳艺理论上的贡献,武禹襄、武澄清、武汝清、李亦畬、李启轩、郝为真、郝月如、徐震都著有若干脍炙人口的太极拳理论。武禹襄、李亦畬的著作影响至巨。
关键词:太极拳理 和谐 社会 亮点 作用 著作 立德 打手 经典 修养 
武术的步法训练
《中华武术》2011年第2期29-31,共3页
吴文翰:太极拳的五步和技击步法训练武派太极拳的步法训练有自己的特点,但是,由于每个老师的传承不同.在具体细节上也是有差异的。现在,就我个人的传承和理解.把武式太极拳的步法训练简述如下。
关键词:步法训练 武派太极拳 武术 武式太极拳 传承 技击 
武派太极拳的沿革内涵与影响
《少林与太极》2010年第11期39-41,共3页吴文翰 
武派太极拳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现择要对其做一些介绍。
关键词:武派太极拳 内涵 发展史 
缅怀一代武派太极拳大师吴海清先生
《精武》2010年第7期50-50,共1页殷铁军 
吴海清先生,生于1918年正月初三,河北省清河县人氏。幼年习武,练八方捶等拳术,后与顾印珂(外号“顾半趟”)先生一块磕头拜武氏太极拳第一代传人葛福来先生为师,开始学习武氏太极拳。顾印珂是吴海清先生的亲姐夫,二人早起晚归勤...
关键词:武派太极拳 武氏太极拳 大师 清河县 河北省 第一代 习武 拳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