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沉

作品数:62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期刊:《少林与太极》《武当》《金秋》《中华武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放松离松沉有多远?
《中华武术》2021年第9期48-49,共2页邓一琳 
一.放松、松开、松长放松意味着不用力,严格说不要用多余的力,能把动作做出来即可。如伸出右手,只用三两力就能伸出来了,那就绝不用四两力。但放松还有个要求和标准,即在放松的基础上,要往开了松,往长了松,也就是要把动作不用力做出来,...
关键词:用力 放大化 放松 物质基础 松沉 最大化 动作 
以“松沉”防止练拳膝部疼痛
《金秋》2019年第18期26-27,共2页学坤 
膝部疼痛,可能是很多太极拳习练者都曾遇到过的问题,尤其是初学者,更是一入门就碰到的第一个拦路虎,有的可能因此望而却步,止步于太极拳大门前,有的也可能就此产生疑问,练来练去要是把腿练坏了还不如不练。那么怎样防止练习太极拳可能...
关键词:圆裆 拳理 陈式 
大成拳核心训练之四 蓄力
《少林与太极》2019年第6期34-35,共2页李照山 
就外在形式而言,此阶段功法没有特别的要求,仍以站松沉桩为主。但是随着桩功的深入,练习者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本来要求的“上松”,不知道为什么慢慢地向“不放松”发展,比如要求臂部或背部放松,但随着练功的深入,这些部位的某些局部却产...
关键词:大成拳 训练 外在形式 练习者 蓄水 功法 松沉 桩功 
大成拳核心训练之三 松沉体验
《少林与太极》2019年第5期50-52,共3页李照山 
松沉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即放松和沉重。放松是对桩功状态下的肢体要求,沉重则是力量属性的一个特征。只有放松了身体,才会产生肢体上的沉重感和掤撑感。沉重感可以起到稳固自身重心的作用,以免被对手控制或击出;掤撑感可以起到加强肢...
关键词:松沉 大成拳 训练 沉重感 肢体 桩功 力量 身体 
习拳偶得
《中华武术》2018年第11期34-34,共1页吴文翰 
一、武派太极拳身法要领顶平头正,肩平身正,胸平(不凸不凹,自然放松)背正(脊骨垂直,肌肉松沉),目平意正,腰平(旋转时腰要竖直平转)脊正,胯平腹正,膝平裆正。脚平根正,手平势正,静平动正,动平静正,心平气正,气平心(意...
关键词:武派太极拳 身法 松沉 
大成拳道三要义被引量:1
《武当》2018年第10期39-40,共2页王仁杰 
习练大成拳者,首要明晓拳艺、拳法、拳功、拳意之所在。善于分析钻研,勇于实践,才会出现预期之效果。一、松沉争骨大成拳从外观来讲给于人力大无穷、发力威猛刚健之感。其实大成拳讲究刚柔相济,松紧开合,舒展得体。而松柔又是基础,大成...
关键词:大成拳 刚柔相济 松柔 内容 拳艺 拳法 拳功 松沉 
忆杨式太极拳大家崔毅士
《武当》2017年第4期52-54,共3页崔仲三 
崔毅士,松沉第一。先学武式,后入杨门,澄甫师早期弟子,曾单独替师传艺于南方数地,推手善发松沉劲。上面一句话,是在瞿世镜先生列出的杨澄甫十大弟子中,对于崔毅士老师的描述。那么作为杨澄甫老师的得意弟子.崔毅士老师的学拳及...
关键词:杨式太极拳 学习经验 老师 弟子 瞿世镜 回忆录 崔仲三 松沉 
松沉入手求柔顺
《武当》2017年第3期24-24,共1页刘元毅 
“松沉入手求柔顺”是恩师冯公志强先生的理法思想和经验总结,是指导我们后学晚辈练好太极内劲的有效途径和密钥真法。我认为,这条要领的核心是怎样练好太极内劲。而且这条要领有两个重要关系式,一是放松与内劲关系,二是松沉与柔顺...
关键词:松沉 内劲 关系式 太极 
武贵卿先生的太极大捋
《中华武术》2017年第3期52-53,共2页沈行佐 沈行佑 
一、大捋是太极推手中的高级形式大捋是在练好拳架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单手推、定步双手推、活步推手等练习后,再进行练习的一种带有技术性的技打方式。试想—下,倘使一个连基本拳架都不熟练,推手根本连棚、捋、挤、按都不甚明了的初...
关键词:太极推手 练习 技术性 拳架 松沉 
吴式北派太极快拳(二路)练法(五)
《武当》2016年第7期19-22,共4页谢守忠 
(接上期)第二十四式 劈山势 第一动(左掌横切):身体右转扣左脚,蹑右足跟,呈高点虚步,右掌外旋松沉至右胯外侧,掌心朝上:同时,左掌横摆切掌至左太阳穴的上方、掌心朝左,目视前方。
关键词:练法 太极 北派 身体 松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