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生涯

作品数:301被引量:3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马子兴王秀萍王甦沈梅崔创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安徽省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京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梅兰芳表演艺术分期及评价新论(上)
《中国京剧》2024年第11期15-25,共11页刘祯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及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07)阶段性研究成果。
梅兰芳曾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总结他一生的三个阶段:我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学习演唱时期;(二)古装时装的尝试期;(三)出国表演时期。1这是梅兰芳对自己舞台生涯的初步划分,可看出他对自己一生表演阶段的认知。实际上,在近60...
关键词:舞台生涯 演出剧目 梅兰芳 齐如山 舞台实践 时装新戏 艺术分期 尝试期 
在表演实践中传承发展马派艺术
《中国京剧》2021年第6期19-20,共2页朱强 
马连良先生是京剧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留下了无数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他创建的马派艺术独树一帜,流派影响之大、剧目传播之广在京剧界前所未有。马先生武生戏、老生戏,靠把戏、箭衣戏等样样拿得起来,《战宛...
关键词:《四郎探母》 舞台生涯 表演实践 战宛城 京剧界 《定军山》 马派 马连良 
论梅兰芳版《霸王别姬》对于虞姬形象的诠释与升华(上)
《中国京剧》2020年第12期80-83,共4页余国煌 
京剧《霸王别姬》是上世纪20年代初,由齐如山、吴震修根据老本《千金记》传奇,并参考了当时上演的《楚汉争》改编创作,由梅兰芳与杨小楼合作演出的一出新戏。该剧讲述了楚汉相争之际,项羽被围困垓下,与虞姬挥泪洒别的故事。该剧于1922年...
关键词:《霸王别姬》 合作演出 舞台生涯 齐如山 梅兰芳 改编创作 梅派艺术 虞姬 
李鸣岩携专业弟子举行汇报演出
《中国京剧》2018年第11期94-94,共1页寒流 於祖卫(摄) 
2018年10月13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李鸣岩先生舞台生涯80周年携专业弟子汇报演出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小剧场举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先生特委托其子送来"德艺双馨,李派魁元"的亲笔题词以示祝贺,王蓉蓉、李海燕等京剧名家...
关键词:汇报演出 弟子 李鸣 京剧表演艺术家 舞台生涯 书画作品 京剧院 小剧场 
试论通名锣鼓的使用方法
《中国京剧》2012年第3期79-81,共3页刘海 
京剧锣鼓的内容极其庞大丰富,它能够完善到今天这样的程度,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给我们民族乃至全世界留下的一份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我的舞台生涯中,通过老师的教导和三十余年不断的实践,对京剧锣鼓有了一些浅薄的...
关键词:锣鼓 通名 文化遗产 舞台生涯 京剧 爱好者 程式 
京剧名家郑岩收徒邵海龙
《中国京剧》2011年第7期27-27,共1页王岩 封杰(摄影) 
2011年5月29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郑岩喜收天津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邵海龙为人室弟子,为京剧“萧派”丑角艺术再传薪火。郑岩先生师从丑行宗师萧长华及萧盛萱、孙盛武等前辈,四十余年舞台生涯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丑角形象,被誉为...
关键词:京剧院 海龙 京剧表演艺术家 青年演员 名家 丑角艺术 舞台生涯 电视大赛 
奚啸伯先生的书法艺术
《中国京剧》2011年第3期14-17,共4页欧阳中石 
大家都知道我师父奚啸伯先生是一个文人艺术家。就“艺术家”而论,自然指的是京剧艺术,以“家”字冠之,当然世所公允。因为他在京剧艺术上的确取得了一般演员所不能及的高度。他的舞台实践是一个方面,能戏多,红得早,熔铸广,成就...
关键词:书法艺术 京剧艺术 舞台实践 舞台生涯 艺术家 “家” 演员 
《孙毓敏》画册、《孙毓敏杂文集锦》面世——庆祝孙毓敏舞台生涯60周年
《中国京剧》2011年第1期39-39,共1页封雪 
凡是读过著名荀派传人孙毓敏撰写的《含泪的笑》和《我这两辈子》的人,无不为其传奇的人生经历而惊叹!无不为其不畏艰辛,奋力拼搏六十余载所创立的辉煌业绩而钦佩!
关键词:孙毓敏 舞台生涯 杂文集 《我这两辈子》 画册 人生经历 无不为 荀派 
京剧小生三杰
《中国京剧》2010年第8期44-46,共3页王永运 
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前后,程继先、姜妙香与金仲仁是蜚声剧坛的三位京剧小生表演艺术家。程继先年长于姜妙香、金仲仁。据闻,程继先是先学老生后改小生,少年时曾放弃舞台生涯,当某王府侍从,辛亥革命以后重登舞台。
关键词:小生 京剧 舞台生涯 表演艺术家 50年代 辛亥革命 姜妙香 剧坛 
张春华的科班时代被引量:1
《中国京剧》2008年第9期24-27,共4页陈庆予 
张春华,1924年生于天津。9岁时到天津天华景稽古社科班学戏,主攻武丑。采访张先生,深感“天道酬勤”实为良训。在长达6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无论是练功还是演出,张春华都有一股子狠劲儿,是个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这一点可以追...
关键词:张春华 舞台生涯 天津 演出 稽古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