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

作品数:6070被引量:7920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力丹戴文静连业良蒋才姣邓晓芒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教资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误读与偏见--论贡布里希的《文艺复兴: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
《文教资料》2020年第29期45-47,共3页韩高祥 
在《文艺复兴: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一书中,贡布里希从多个角度、以多种不同参与者的身份为出发点,试图探索、还原出文艺复兴——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时期之一的真实面貌,消除人们对于文艺复兴的片面理解与对中世纪的偏见。
关键词:文艺复兴 误读 偏见 
《圆圆曲》是“惜”红颜吗?——《圆圆曲》的误读与澄清
《文教资料》2020年第18期26-30,共5页马思聪 
近三十年来学界对《圆圆曲》的解读一直以是否讽刺吴三桂的主题论争和史实考辨为主,对陈圆圆的关注比较缺失,偶有提及也在诗人借此歌行表达对陈圆圆的同情。实际上,吴伟业是在讽刺基调下展开对陈圆圆形象的塑造,从"红颜""落花""采莲人"...
关键词:《圆圆曲》 吴伟业 女性意象 讽刺基调 性别书写意识 
《女勇士》中的中国文化“改写”和“误读”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7年第25期60-61,71,共3页魏亚萍 
汤亭亭的处女作《女勇士》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在对中国文化的书写中,汤亭亭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改写"和"误读",这种"改写"和"误读"主要体现在汤亭亭对中国花木兰故事和蔡文姬故事情节的"改写"及对故事背后反映的思想文化的...
关键词:汤亭亭 《女勇士》 文化“改写” 文化“误读” 
把阅读之路走成“S”形——浅析文本阅读中的误读及潜藏价值
《文教资料》2017年第8期35-36,共2页魏月琴 
文本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往往存在误读现象。本文从学生文本误读产生的原因分析入手,探究误读潜藏的价值,并提出巧化误读为悟读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
关键词:文本阅读 误读 潜藏价值 
《天下》篇“道术与方术之辨”误读和正解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7年第2期81-86,共6页谭剑波 
关于《庄子·天下》篇“道术与方术之辨”的诠释,有理解为相即不别,有理解为异中有同,有理解为全体与部分。我们可能把方法论意义上的“道术”,误解为原本属于本体论和价值论意义上的“道”,以“道无所不在”附会“道术无乎不在”,所以...
关键词:《庄子·天下》篇 道术 方术 
宋词的理解与误读三则
《文教资料》2016年第34期74-75,88,共3页仇俊超 
徐培均《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对《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中“红牙”一词的误解;夏承焘、吴熊和《放翁词编年笺注》中对《昭君怨·昼永产生庭院》中将“官黄”误校为“宫黄”;夏承焘《唐宋词欣赏》、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俞陛云《...
关键词:宋词 误读 秦观 陆游 辛弃疾 
对哈罗德·布鲁姆解读莎士比亚的再考察
《文教资料》2015年第34期116-119,共4页李蓉 
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将莎士比亚列为经典的中心,并将他作为审视其作家经典性的“试金石”,以审美自主性和原创性为标尺建构西方正典的谱系,详细阐述了将莎士比亚置于中心的原因以及他对后世产生的诗学焦虑。
关键词:《西方正典》 莎士比亚 影响 误读 
把握古典诗词的赏析之根——试析诗词鉴赏中的几种误读现象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5年第24期1-2,共2页吴娱 
赏析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好意蕴,传承经典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就目前诗词赏析教学中容易出现的一些误读现象。从赏析作品的文字、作者、情感、风格四方面提出对策,以期达到补益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诗词赏析 语文教学 误读现象 人文素质 
浅谈“学而时习之”误读辨正对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文教资料》2014年第17期155-156,137,共3页杜立英 
文章结合国学经典教育进课堂的实际,对“学而时习之”误读的现状、缘由进行了分析,对该句进行了正确释义。作者认为,流传了数百年的“学习了知识又时常复习”这一解释是错误的,错误的源头来自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这句话正确的解释...
关键词:“学而时习之” 误读 辨正 
意识形态先行之下的误读——浅谈海内外学术界关于张爱玲《秧歌》的两种声音
《文教资料》2013年第31期106-108,共3页易相鸥 
对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张爱玲在香港写作的长篇小说《秧歌》,海内外学术界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以柯灵为代表的国内学者,将其视为“虚假”的“坏作品”,而以夏志清为代表的港台及海外学者,却不乏溢美之词。近年来,张爱玲的遗稿...
关键词:张爱玲 《秧歌》 误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