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少数民族

作品数:717被引量:1407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芦平生马进杜军林陈兴鹏周晓涛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政法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甘肃社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北少数民族习惯法向国家法的转变
《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168-171,共4页王瑞萍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甘肃民族地区国家认同问题研究(项目编号:YB093)";甘肃政法学院教改重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GZJG2014-A01)的阶段性成果
西北少数民族习惯法向国家法转变的必然性是国家认同和法治社会的本质要求。国家法坚持法律独立的原则,习惯法坚持"法教合一"和"习惯至上"的原则。国家法是实现依法治国的保证,习惯法只是维持单一民族关系和地区社会秩序的保证。国家法...
关键词:习惯法 国家认同 国家法 
新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公民政治社会化的优化途径被引量:1
《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217-220,共4页杜军林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农村基层民主与社会自治研究--以甘肃省民族自治地方为例"(09YJC71002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优化西北少数民族公民政治社会化对于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不仅是一个重要手段,而且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了尽快使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长、发育、成熟,并在人们的政...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 政治文化 政治社会化 优化 认同 途径 
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民族群体心态被引量:4
《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168-172,共5页马进 武晓红 
科学发展观与西北民族政治发展研究(课题号码:06XZZ001)阶段性成果
任何一个民族共同体都由两个"自我"构成,一个是民族共同体的"自我",一个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在民族共同体的"自我"里机械团结导致的"客我"支配的同质交往占主导地位,在民族群体的"自我"里有机团结导致的"主我"支配的异质交往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西北民族 日常交往 群体心态 客我与主我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政治文化变迁后果分析被引量:2
《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223-226,共4页张文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流动的后果研究--以甘青宁为例"(编号:07CMZ008)
当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和形式是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社会流动的政治文化变迁后果,指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社会流动对流动者个体和流出地群体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
关键词:民族地区 社会流动 政治文化 后果 
论西北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及其运行机制被引量:7
《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243-246,共4页马进 马红霞 
西北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意义是:政治社会化是他们对国家认同的条件、政治社会化是他们对政治制度认同的条件、政治社会化是他们对民族政策认同的条件、政治社会化是他们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必备条件。以政治进步带动和促进西北少数民族...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 政治社会化 社会机制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6
《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72-75,共4页任莲香 钟全宏 袁音 王安平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GSKGB2007-04);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0709ZCRA081)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经济的制约性,民族文化的多类型、多元化、多样性、亲和力等特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是由区域性封闭形式向广泛性全球化方向传播,并与其他民...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 体育文化 特征 发展趋势 
西北少数民族的自然观及其生态价值被引量:3
《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168-171,共4页金英花 高冬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知识及其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04BMZ014)阶段性成果
论文借助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从后现代主义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西北少数民族的自然观及其生态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作者指出,在伊斯兰教的认知体系中,人类与宇宙间的其他事物都是平等的,通过自身努力来调控和保障自然环境系统的...
关键词:西北地区 少数民族 自然观 后现代主义 生态价值 
试论西北少数民族传统生计方式中的生态智慧被引量:7
《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201-206,共6页马宗保 马清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知识及其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04BMZ014)阶段性成果
本文基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游牧经济活动、传统水资源利用技术和农商结合型生产方式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进行了初步分析。作者认为,草原地区的游牧经济,农耕地区的坎儿井、水窖、汤瓶洗浴等水资源利用技术以及...
关键词:西北地区 少数民族 传统生计方式 生态智慧 
演进与互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权力运行机制与公民权利保障被引量:1
《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168-172,共5页王勇 
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行为文明与公民权利保障研究"(04BZZ01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纵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权力运行机制与公民权利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一种规律性的互动现象:随着不同历史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权力运行机制类型的演进和嬗变,权利的存在形态以及政府与民众之间的“需求-责任”关系模式...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政府权力运行机制 公民权利 互动 
西北少数民族心态研究被引量:8
《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96-100,113,共6页马进 
西北少数民族的心态是和谐的、积极健康的,这可以从文化、民族、爱国、变革四个方面的心态加以证明。通过对西北少数民族的公务员、学生、商人、农牧民问卷调查,运用统计检测的方法,分析调查样本的角色特征,发现缺乏足够的创造力是西北...
关键词:心态 角色 创造 适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