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方言

作品数:83被引量:20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高扬哈森辛世彪吴晓东章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社会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四川省境内的藏语方言知多少被引量:2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24-24,共1页拉措 
语言学界一般认为,藏语有卫藏、安多、康三大方言。但是再进一步划分,还可分析出多种次方言,仅四川境内的藏语方言就有如下多种: 1.嘉戎方言:操这种方言的藏族居民自称“格鲁”,分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马尔康县、黑水县、理县、汶...
关键词:西部方言 甘孜藏族自治州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藏族人口 雅安地区 四川省 金川县 藏语 居民 丹巴县 
试谈苗语西部方言标准语的完善和发展
《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4期160-164,共5页罗兴贵 
苗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它不但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且还保留着自己古老而丰富的语言。但就其文字来说,则是5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诞生的。经过多年的试验推行,实践证明,文字本身是科学的,群众也是欢迎的。但由于苗...
关键词:标准语 苗语 西部方言 土语词 完善和发展 词汇 苗文 对应规律 韵母 声母 
苗族以物记数的历史遗存
《贵州民族研究》1991年第4期178-178,共1页陈定秀 
提起以物记数,人们就想象到原始人“击石取火,积物记数”的生活情景。在现代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当今,一般的人皆用文字记数写算,少数文盲虽无使用文字的能力,却也不知道什么是以物记数。但以物记数的历史残存现象至今并未完全灭绝。 居...
关键词:记数 苗族 历史遗存 聘礼 梁杆 送亲 破缝 称杆 西部方言 聘金 
黔西南苗族概述被引量:5
《贵州民族研究》1991年第1期38-44,共7页陈定秀 
黔西南州现有苗族16万多人,由于都是数百年间先后由外地迁来,故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各异,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极为复杂。民国以前对这里的苗族极少进行调查研究,旧方志中虽略有提及,但却支离破碎,或张冠李戴,或真伪难辨。因此,多少年来...
关键词:苗族 黔西南 西部方言 安龙县 普安县 黔东南 苗语 贞丰县 红苗 望谟县 
云南苗族人口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160-162,168,共4页郭净 
云南是我国苗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据1982年人口普查,全国苗族总人口为5,021,662人,其中约有15%居住在云南,仅次于贵州和湖南。在该省,苗族占总人口的2.31%,居24个少数民族的第六位。云南苗族人口的分布特征,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相...
关键词:苗族 云南 分布特征 少数民族 人口普查 贵州 云南省 云南高原 滇东北 西部方言 
纳西族支系研究一题被引量: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68-71,共4页和志武 
自1979年以来,有的学者,认为滇川交界泸沽湖畔的纳西族“民族特点很突出”,应该成为“单一民族”。笔者不敢苟同,作为学术问题,发表一点肤浅看法,求教于识者。 一 纳西族历来就有基本统一的自称专名。在约三十万人口中,以丽江纳西族自...
关键词:纳西族 纳西语 支系 民族特点 学术问题 自治县 西部方言 单一民族 木里 滇川 
从语音特点和词义生成看仡佬语与苗语的关系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第3期208-222,共15页张济民 
仡佬族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根据史书记载,汉唐以来,一直就在我国西南地区从事农耕,繁衍生息。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经过长期的战乱、迁徙、分化、融合,造成仡佬族今天人口较少、居住零散和方言分歧的局面。目前全国仡佬族共有五万多人...
关键词:仡佬语 苗语 词义 西部方言 仡佬族 带鼻冠音 语音特点 浊音 鼻音 面表 
再论蒙古语名动词——蒙古语未完成动词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1982年第2期23-29,共7页特图克 
在现代蒙古语诸方言和书面语中存在着等复合形式的动词,这是无可置疑的。一九六○年清格尔泰教授在《蒙古语动词》中最先把它称为名动词~2.一九六五年笔者在《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上曾发表过《蒙古语名动词》一文.当时还不知道蒙...
关键词:现代蒙古语 动词结构 形容词 完成动词 复合形式 书面语 西部方言 直接宾语 构形后缀 再论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题被引量:18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第1期70-75,共6页季羡林 
现在印度正以極其隆重的仪式紀念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湼槃二千五百周年。我們都知道,佛教在中印文化交流中起过很大的作用,对中国文化的許多方面都有过影响。因此,有很多人关心这次的紀念,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下面我从佛教史里选出一个...
关键词:西部方言 文法 原始佛教 佛教史 中印文化交流 佛教研究 中国文化 比丘 季羡林 语言政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