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

作品数:3763被引量:157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伏涤修赵春宁杨绪容陈旭耀蒋星煜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乾隆时期《西厢记》的大众接受——以《霓裳续谱》“西厢”俗曲为中心
《戏曲研究》2024年第2期138-159,共22页张亦洋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重大项目“《元曲选》的域外传播影响研究与文献史料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23JDTCA076)阶段性成果。
从唐《会真记》传奇到明清《南西厢》折子,崔、张故事在中国文学乃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案头阅读、舞台演剧研究蔚为大观,民间演绎则待细考。傅惜华辑录的宋代以来140余种“西厢”说唱大半为俗曲1,明清两朝,采自民间歌调的俗曲风靡社会上...
关键词:《西厢记》 南西厢 俗曲 乾隆时期 《会真记》 大众接受 傅惜华 霓裳续谱 
《古本戏曲丛刊》五集目录考述--兼谈《古本戏曲丛刊》的目录学意义
《戏曲研究》2022年第4期218-233,共16页李芳 
1958年10月18日,郑振铎因飞机失事不幸殉职之后,他于生前费尽心血编纂的《古本戏曲丛刊》(以下简称《丛刊》)在四集之后戛然而止,相关工作也陷入停顿。郑振铎在1954年编订初集时对《丛刊》的原定规划是:“初集收《西厢记》及元明二代戏...
关键词:《西厢记》 郑振铎 飞机失事 目录学意义 戏曲 戛然而止 戏文 古本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22年第2期284-297,共14页张勇敢 周姝岐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古代戏曲评点史”(项目编号:15CZW02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戏曲评点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A252)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戏曲”和“评点”都经历了复杂的生成期和漫长的衍化期,但对于二者聚合而成的“戏曲评点”来说,其形成却不复杂。对于已经成熟的“戏曲”与“评点”而言,一次偶然的“相遇”便意味着戏曲评点的萌生,明嘉靖二十二...
关键词:戏曲评点 西厢记 中国古代历史 明嘉靖 书坊 万历年间 初级形态 名士 
阐发与对话:张庚“剧诗”观的历史语境考论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19年第4期98-111,共14页苏国昌 
"剧诗"观是张庚先生留给当代学界的最富争议和启发的概念表述或曰学术议题之一。20余年来,众多学人或出于借题立论的初衷,或出于学术传承的愿望,都曾对张庚先生的"剧诗"观念进行评述。龚和德、王安葵、汪余礼、高子文等学者曾撰文谈到~...
关键词:《西厢记》 王实甫 历史语境 
得天独厚的历史机遇——《历史机遇》代序
《戏曲研究》2018年第2期184-212,共29页傅晓航 
在我的论文集《漫漫求索》和联袂的《西厢记集解·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出版之后,还有创作的一些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儿童电视短剧等文字,想出一个集子,但是质量实在无法称为上乘,想借用古人一个书名,叫《鸡肋集》,以示这些文字...
关键词:历史 代序 报告文学 儿童电视 西厢记 论文集 文字 出版 
“西厢”瓷画及其在欧洲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兼论《西厢记》的早期西传被引量:3
《戏曲研究》2018年第2期213-228,共16页何艳君 
明清时期,瓷器乃是《西厢记》或“西厢”故事进行图像传播的载体之一。当时绘有“西厢”人物和故事情节的瓷器不仅供应国内市场,亦远销至欧洲各国,并对欧洲早期生产的陶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荷兰和英国于18世纪仿造中国瓷器烧制而成...
关键词:《西厢记》 欧洲各国 接受研究 早期 传播 瓷画 故事情节 西传 
《西厢记》注本补证
《戏曲研究》2015年第4期219-231,共13页徐宏图 
王季思先生自1944年开始校注《西厢记》(下称"王本"),先后进行过4次修订与改版,最后一次于1978年5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70年来,这是目前国内《西厢记》注本中最优秀的一种,颇有建树,嘉惠后学者良多。惟智者失虑、疏漏或不尽意处仍...
关键词:《西厢记》 注本 补证 六朝金粉 混江龙 三楚 王季思 尽意 上海古籍出版社 元杂剧 
康保成教授的中国戏剧形态学研究述论
《戏曲研究》2015年第3期283-301,共19页魏崇周 
如果从1979年在河南大学攻读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算起,康保成教授研究戏曲至今已经36年了。在长期的学习、研究历程中,他不断更新学术理念,创新研究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中国戏剧形态学研究路向。
关键词:康保 戏曲形式 硕士研究生 中国古代文学 形态学研究 《西厢记》 古代戏曲 研究述论 傩戏 全元戏曲 
论明代文人评点戏曲的身份介入与视角转变
《戏曲研究》2015年第1期125-138,共14页汪超 
明代文人对于戏曲的喜好,除了文本的创作、阅读以及剧目的排演、欣赏,进行自我主体视角的评点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作为明代文学批评的突出形式,评点成为明代文人关注戏曲的特殊方式和重要领域。限于不同的身份立场,评点的出发点和...
关键词:明代文人 戏曲创作 明代文学 明代戏曲 《西厢记》 北西厢记 《牡丹亭》 关目 臧懋循 张生 
从杂剧《西厢记》到影戏《玉环扣》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14年第2期181-191,共11页张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滦州影戏剧本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1XZW043)阶段性成果
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因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而家喻户晓,众口流传。"《西厢记》是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②,各种地方戏曲不断改编和演绎着这个经典剧作,滦州影戏剧本《玉环扣》也对其进行了沿袭与重构。
关键词:《西厢记》 王实甫 爱情故事 崔莺莺 地方戏曲 经典剧作 张生 普救寺 孙飞虎 六才子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