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崇周

作品数:30被引量:6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思想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庄子文学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芒种》《文化遗产》《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文艺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陈恬事迹及思想考论被引量:3
《文艺评论》2016年第11期62-79,共18页魏崇周 
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四云:“许、洛两都,轩裳之盛,士大夫之渊薮也。党论之兴,指为许、洛两党。崔鸥德符、陈恬叔易皆戊戌生,田昼承君、李豸方叔皆己亥生,并居颖昌阳翟,时号戊己四先生,以为许党之魁也。故诸公坐废之久。”...
关键词:考论 事迹 士大夫 墨庄 
朱载堉文化传承的理论与实践
《文化遗产》2016年第2期139-145,共7页魏崇周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朱载堉文艺思想发展过程及其历史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5BZW032)的阶段性成果
有文明以来,每一时代都存在如何传承创新前代文化的问题。明代音乐家、科学家、文学家朱载堉立足传统,面向当代,兼顾雅俗,从多方面吸收营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今古融通、援雅入俗的作法,其对礼失求诸野的精到分析与运用及尽轮扁不传...
关键词:朱载堉 文化传承 理论与实践 
康保成教授的中国戏剧形态学研究述论
《戏曲研究》2015年第3期283-301,共19页魏崇周 
如果从1979年在河南大学攻读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算起,康保成教授研究戏曲至今已经36年了。在长期的学习、研究历程中,他不断更新学术理念,创新研究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中国戏剧形态学研究路向。
关键词:康保 戏曲形式 硕士研究生 中国古代文学 形态学研究 《西厢记》 古代戏曲 研究述论 傩戏 全元戏曲 
河南杂技艺术发展与保护研究综述被引量:3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27-31,共5页魏崇周 
201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文化产业研究"(2010GGJS-204);2013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杂技艺术演变史及传承研究"(13DB13);2014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2014BZX3146)
河南杂技在中国杂技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无论是其起源的早期性、宫廷杂技的成熟和规模,还是民间杂技的多样性,都是首屈一指的。当代河南杂技是可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产业资源。河南杂技在产业化的方向上还需要做好定位,审美要多...
关键词:河南 杂技艺术 研究综述 
邵雍“删后无诗”简论
《芒种》2015年第5期63-64,共2页魏崇周 
邵雍提出"删后无诗"的文学主张,是对《诗经》之后诗人的批评,是对自己诗歌创作的一种自信,表现了他远大的理想和恢宏的气魄。虽然从其观点来看确有偏颇之处,但是从其自身的理论体系看却是圆融的。在以理学思想为意识形态主流的传统社...
关键词:“删后无诗” “垂训”之道 志士在畎亩 口代天言 
高校与政府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特点及合作机制简论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7-21,共5页魏崇周 
2012年度河南省软科学项目"中原经济区的软实力建设--以高校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机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相互作用为例"(122400430040);2012年度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课题"社会重构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2012FY03);2013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杂技艺术演变史及传承研究"(13DB13)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作为法定的主导者,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力,各自具有天然的优势和劣势,也各自具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二者的合作机制可以通过教育规划、项目带动、共建研究平台及灵活的人才交流等方式实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高校 政府 合作机制 
孔子与北宋理学家对“仁”的诠释及其当代启示
《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76-79,共4页魏崇周 
孔子对仁的态度、为仁的方法、仁的内涵、仁的外在气象和实践意义都有深刻的论述,而北宋理学家则作了进一步发挥和总结,从而建立了更加严密的理学体系。他们对"仁"这个核心概念的阐发不但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刻...
关键词:孔子 北宋理学家  
中原传统武术的渗透性与辐射性简论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36-39,共4页黄伟 王跃 魏崇周 
201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文化产业研究"(2010GGJS-204);2012年度河南省软科学项目"中原经济区的软实力建设--以高校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机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相互作用为例"(122400430040);2012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对策研究"(2012D009)。
中原传统武术的渗透性表现在少林功夫与焦作市陈氏太极拳,博爱县月山八极拳,漯河市、周口市心意六合拳,荥阳市苌家拳等中原拳种的相互渗透和对舞蹈、戏剧、杂技、民间社火等艺术形式的渗透;辐射性则表现在对武当武术、沧州武术、峨眉武...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原传统武术 渗透性 辐射性 独创性 
民间文化主体把握世界的表现方式简论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86-89,共4页魏崇周 
201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文化产业研究>(2010GGJS-204);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以民间文学为例>(2011B178);2012省软科学项目<中原经济区的软实力建设--以高校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机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相互作用为例>(122400430040)
马克思认为,人类是通过哲学的、实践—精神的、宗教的、艺术的方式来把握这个世界的。然而,从历史的遗留来看,我们的文化大多是由作为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所表达的。实际上,民间文化的主体和精英文化的主体一样,也是通过这些方式来把握...
关键词:民间文化主体 把握世界 表现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被引量:2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30-32,共3页魏崇周 
2010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文化产业研究"(2010GGJS-204);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2011B182)
如何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当前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高校,可以利用资源优势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在中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纯知识性的文章和文学性的诗文;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包括鉴赏课的设计和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实...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教学 资源开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