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思克厉夫

作品数:18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蒲海峰李墨蒙柱环冯蓓陈良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文学教育》《青春岁月》《考试周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女性哥特视野下探析电影《呼啸山庄》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14年第21期136-137,共2页朱海霞 
艾米莉·勃朗特,这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天才女作家,留给后人的惟一一部长篇小说《呼啸山庄》,直到半个世纪后才被人们所认可,从而发现它的文学价值,掀起了一股"艾米莉热"。国内外研究者从其主题(复仇)、内容、人物性格、空间性...
关键词:女性哥特 凯瑟琳 希思克厉夫 《呼啸山庄》 
论《呼啸山庄》中的爱与恨被引量:1
《青春岁月》2013年第22期48-49,共2页辛泓曦 
《呼啸山庄》所讲述的故事是一个爱情悲剧,其男女主人公在社会背景与婚姻的观念中挣扎,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是整部作品的主要线索,本文将通过对希思克厉夫与凯瑟琳及其后代的爱与恨展开论述,从而来对作家艾米莉的创作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呼啸山庄 爱与恨 希思克厉夫 凯瑟琳 
试论《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厉夫性格的双重性
《考试周刊》2012年第59期20-21,共2页赵艳 
《呼啸山庄》作为艾米莉·勃朗特惟一的小说,无论是在主题结构上,还是在艺术构思上,都表现出女作家超乎寻常的独创性。本文分析了其主要人物希思克厉夫在出走、重新回来直至报复过程中表现出的双重性格。
关键词:《呼啸山庄》 希思克厉夫 双重性格 
希思克厉夫的悲剧人生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年第6期97-97,共1页丁艳凤 
从希思克厉夫的身世,老恩肖生前死后来探讨他的悲剧人性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希思克厉夫 悲剧人性 原因 
论希思克厉夫充满悲剧色彩的双重人格
《考试周刊》2011年第2期40-41,共2页李静 
小说《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思克厉夫这个角色个性格鲜明,表现出了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超乎寻常的独创性。本文分析了希恩克厉夫在出走、重新回来直至进行报复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双重性格,以及作者的塑造原由。
关键词:小说《呼啸山庄》 希思克厉夫 悲剧性格 塑造原由 
《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厉夫性格的双重性
《文学教育》2010年第20期94-95,共2页李玉方 
艾米莉·勃朗特被公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天才,其长篇小说《呼啸山庄》是唯一一部没有被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作品部分地继承了描写恐怖、暴力和神怪的哥特小说的传统,然而却远远地超出了哥特小...
关键词:《呼啸山庄》 希思克厉夫 英国文学史 性格 哥特小说 长篇小说 艺术魅力 勃朗特 
从希思克厉夫到哈里顿:人性的扭曲与复归被引量:2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69-71,共3页陈良 
《呼啸山庄》这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主人公希思克厉夫的爱恨情仇。遭受虐待失去爱人的希思克厉夫对周围的人实施一系列疯狂报复,在报复过程中,希思克厉夫作为一个正常人的人性被严重扭曲,其复仇行为最后也被证明毫无...
关键词:希思克厉夫 哈里顿 人性 扭曲 复归 
论《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厉夫之双重性格被引量:1
《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第5期26-27,共2页贺帅 
《呼啸山庄》作为艾米莉·勃朗特的惟一一部小说,无论是在主题结构上,还是在艺术构思上,都表现出了女作家超乎寻常的独创性。文章分析了其主要人物希思克厉夫在出走、重新回来直至报复过程中表现出的双重性格。
关键词:呼啸山庄 希思克厉夫 双重性格 
荒凉与激情——简·爱与希思克厉夫的性格对比浅析
《管理观察》2009年第10期238-239,共2页张守凤 
1847年年底,柯勒·贝尔(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与埃利斯·贝尔(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几乎同时出版,并且引起英国读书界的极大轰动和评论界的热情关注,人们被作品中那愤懑强烈的女性意识、狂放不羁的人物...
关键词:简·爱 希思克厉夫 荒凉 激情 
《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厉夫的人物分析被引量:1
《时代文学》2008年第11期79-80,共2页薛仁喜 
《呼啸山庄》作为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的一部小说,跟夏洛蒂的《简爱》一样不仅是美国文学经典作品,而且在世界文坛上也名播遐迩,为各国读者所青睐。其深邃的主题思想和独到特色的艺术风格,逐渐被各国读者理解、接受、认可和欣赏。文章...
关键词:呼啸山庄 希思克厉夫 人物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