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小说

作品数:40被引量:2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夏爱元李玉双陈雪陶思瑜倪祥妍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春教育学院学报》《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统女性与新女性的碰撞——试论夏目漱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今古文创》2023年第48期73-75,共3页郑洁薇 
夏目漱石是日本著名作家,在他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们各有特色,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选取夏目漱石的《虞美人草》《三四郎》和《心》,对夏目漱石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和传统女性形象展开一定的考察。此外,并结合三部作品发表的先后顺序看...
关键词:夏目漱石 传统女性 新女性 女性观 
非人情、白云乡与木瓜意象——论夏目漱石小说《草枕》对老庄思想的接受被引量:1
《外国语文》2022年第6期51-58,共8页杨本明 董春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夏目漱石文学叙事形态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6BWWW02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科学史》(20WZSB020)的阶段性成果。
夏目漱石是享誉日本明治文坛的“国民作家”,也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夏目漱石一生酷爱汉文学,尤其是老子、庄子的文学作品。老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写作,成为他“非人情”美学创作的重要基石。本文以夏目漱石小...
关键词:非人情 白云乡 木瓜意象 草枕 
西洋的“自我”与儒家的“道义”——夏目漱石小说中的个人主义思想
《日本问题研究》2022年第2期46-52,共7页杨雯雯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青年课题“夏目漱石小说中的个人主义思想研究”(20200603135)。
夏目漱石是生于明治前一年,与明治社会一同成长的高级知识分子,彼时日本被西方以武力敲开国门,明治维新后全面学习西方,进行文明开化,深受汉学与西学双重影响的漱石对眼前的社会巨变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他在赴英留学期间形成了影响...
关键词:夏目漱石 个人主义 自我 道义 
浅析夏目漱石小说《心》中K的悲剧命运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87-89,共3页蓝月卿 
夏目漱石是活跃于日本近代的文学巨匠,被称为“国民作家”。其代表作《心》通过描写明治时期知识分子们孤独的内心世界,揭露了根植于人性深处的利己主义。小说中的知识分子K迷途于理想,纠结于爱情,受欺于友情,最终无奈选择自杀。他的命...
关键词:夏目漱石 《心》 K 悲剧命运 知识分子 
有关夏目漱石小说在中国的译介情况
《新一代(理论版)》2021年第7期308-308,共1页张秋宜 
近几十年来,翻译文学在不断发展,中日翻译文化之间联系也日益密切,根据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现实不同,翻译文学的题材、特点也是不相同的,翻译的内容要和时代的主流思想相吻合。本文章所说的是有关夏目漱石从20世纪20年代初一直到现在...
关键词:中日翻译 夏目漱石 译介 
夏目漱石小说《梦十夜·第三夜》中的空间叙事——“梦境”空间的隐喻与“分节”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12期0057-0057,共1页钟清晓 
《梦十夜》中对时空的表现方式使其产生了独特的叙事结构,其中空间的“分节”对于不同的空间切换而言尤为重要。隐藏在小说中的时间线,可以使读者顺利置身于作者想要隐喻的时代,自然地接收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批判的现实。本文从空...
关键词:夏目漱石《梦十夜·第三夜》 空间叙事 空间“分节” 死亡意识 
鲁迅与夏目漱石小说中的女性书写差异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120-123,共4页马亚琴 
2015年长沙市高等职业教育重点项目精品网络共享课程“日本文化赏析”([2015]164号)
鲁迅和夏目漱石意味着中日两国文学创作的高峰,鲁迅以强烈的批判精神指明“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在东亚思想文化圈内有着重要影响,夏目漱石对日本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使其享有“国民大作家”的盛誉。不管是思想观念还是创作技巧,鲁迅...
关键词:鲁迅 夏目漱石 小说 女性书写 
夏目漱石小说的陌生化叙事研究——以《我是猫》为例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9期122-123,共2页史小华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18RH070
日本近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精通文学创作技巧,凭借高超的文学创作造诣,广阔的视野在日本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竖起一面不朽的旗帜。《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重要代表作,小说用匠心独运的语言表达为读者呈现社会现实。陌生化叙事手法改变传统...
关键词:夏目漱石 陌生化叙事 叙事视角 叙事语言 叙事心理 
关于夏目漱石小说《心》中“先生”的过去被引量:1
《山西青年》2018年第13期79-80,共2页陈永岐 
夏目漱石的小说《心》发表于1914年。描写了主人公'先生'背叛朋友痛苦之后自杀的孤独内心。笔者在本稿中从'先生'与其叔父的分裂,'先生'的心理分析,'先生'与房东夫人、小姐,K的进住与自杀,等几个方面考察了'先生'的过去。'先生'少年时...
关键词:夏目漱石 《心》 “先生” 过去 
夏目漱石小说《心》的结构关系研究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年第14期190-191,194,共3页冯运起 
长篇小说《心》是夏目漱石重要代表作之一,作品分三个部分展开故事,描写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孤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理解漱石在《心》中巧妙的写作构思,需要理顺小说中主要的结构关系,从文学逻辑上读懂《心》,读懂夏目漱石。
关键词:《心》 结构关系 夏目漱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