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人

作品数:148被引量:15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开焱李大龙李玉洁叶舒宪曹大明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师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从青铜器族徽看夏人后裔与商周族群的融合认同被引量:3
《中原文化研究》2020年第2期24-33,共10页雒有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文族徽与商周族群认同研究”(17BZS038)阶段性成果。
在夏商之际的族群迁徙与融合过程中,商人不仅沿袭了夏人创造的青铜合范铸造技术,而且继承和发展了青铜礼制以及铸刻族徽的文化习俗。青铜器铭文记载的夏人后裔主要有杞、虎、费、■、繁、戈、辛、山、■苏等国族,其中可以确定的姒姓族...
关键词:夏人后裔 青铜器族徽 族群认同 
“夷夏之争”与夏人的东迁及对淮河流域的影响
《中原文化研究》2019年第1期47-54,共8页金荣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秦淮河流域族群演化与文化融合研究"(16BZS035)中期研究成果
从夏人的祖先鲧开始,包括整个夏王朝,夏人与东方各部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传说时代,鲧曾为治水的英雄,后来因为治水失败而东迁到东夷居住区,这是夏人的势力最早东进的一支;夏代初年"后羿代夏"的夷夏之争过程中,夏人或为避难或为联...
关键词:夷夏之争 岳石文化 淮河流域 
从“蛮左/夏人”、“土家/客家”到“土家族/汉族”——长阳族群关系变迁研究(下)被引量:1
《铜仁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50-55,共6页曹大明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13@ZH001)子课题"湖北土家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元以来武陵地区的土客关系研究"(11CMZ013)阶段性成果
长阳族群关系存在一个从"蛮左/夏人"、"土家/客家"到"土家族/汉族"的结构性变迁过程。其变迁说明:一,土家族是新中国民族识别的结果,"蛮左"、"土家"等人群是华夏在"华/夷"族群分类观念主导下对不同历史时期"他者"的称呼与表述,并具有不...
关键词:土家 客家 土家族 汉族 族群关系 
从“蛮左/夏人”、“土家/客家”到“土家族/汉族”——长阳族群关系变迁研究(上)
《铜仁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54-59,共6页曹大明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13@ZH001)子课题"湖北土家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元以来武陵地区的土客关系研究"(11CMZ013)的阶段性成果
长阳族群关系存在一个从"蛮左/夏人"、"土家/客家"到"土家族/汉族"的结构性变迁过程。其变迁说明:一,土家族是新中国民族识别的结果,"蛮左"、"土家"等人群是华夏在"华/夷"族群分类观念主导下对不同历史时期"他者"的称呼与表述,并具有不...
关键词:土家 客家 土家族 汉族 族群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