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元件

作品数:29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谢春燕刘陆柳鹏周星耀董学更多>>
相关机构:三星显示有限公司JSR株式会社DIC株式会社捷恩智石油化学株式会社更多>>
相关期刊:《显示器件技术》《百科知识》《热固性树脂》《网络聚合物材料通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型相邻长支链取代的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合成及其用于液晶显示元件的性能表现被引量:1
《液晶与显示》2019年第3期245-253,共9页袁震 马浩源 张迪 武玉民 胡葆华 
报道了一类新型相邻柔性长支链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合成,并考察其用于液晶显示元件的性能表现。首先,以2,3,4-三氟硝基苯、4-(4-庚基环己基)-苯酚、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等原料合成了含有相邻柔性长支链结构的新型功能性对苯二胺(L-1...
关键词:相邻柔性长支链取代 聚酰亚胺 液晶显示元件 液晶 
环境的显示器公共空间中的媒体建筑
《照明设计》2018年第4期42-45,共4页Alexander Wiethoff Marius Hoggenmuller 陈焱松(翻译) 罗路雅(翻译) 
利用媒体技术,以媒体建筑的形式来设计公共空间的想法不再是未来的愿景。能够被计算机控制的数字照明和显示元件正在大规模地出现在城市中,而高速互联网的覆盖也使得数据与公众之间产生了更多的交互机会,物联网因此走入公共领域。但是,...
关键词:媒体技术 公共空间 建筑 显示器 环境 计算机控制 高速互联网 显示元件 
日本东北大学研制出超软LCD
《新材料产业》2017年第1期79-79,共1页
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超薄的无机基板赋予传统LCD技术新生命,开发出一种超级柔软的液晶显示元件,据称能够突破使用寿命限制,而且也不至于发生像0LED一样因封装保护不良而导致退化等情形。
关键词:日本东北大学 LCD技术 研究人员 显示元件 使用寿命 基板 超薄 封装 
浅谈THJDQG-1型光机电气一体化人机界面制作
《电子世界》2013年第24期105-106,共2页翟秀丽 孙锡保 
通过与同事探讨研究,使用EV5000软件制作THJDQG-1型光机电气一体化人机界面,进而掌握EV5000触摸屏软件。
关键词:功能键元件 位状态指示灯元件 位状态切换开关元件 数值输入及显示元件 THJDQG-1型光机电气一体化控制实训系统 
一个结合多相位调制和高帧速率的液晶显示元件
《电脑与电信》2011年第12期24-24,共1页
剑桥人学课题组研发出一个基于手征向列型液晶光纤挠曲电效应的儿何元件,这种元件具备多层次的线性相位调制功能,可获得超过几kHz的帧速率,可应用在全息投影、光学相关器和白适应光学技术等方面。传统的液晶能够实现多相位调制但存...
关键词:向列型液晶 显示元件 相位调制 帧速率 挠曲电效应 光学相关器 光学技术 铁电液晶 
一个结合多相位调制和高帧速率的液晶显示元件
《电脑与电信》2011年第11期27-27,共1页
为了进一步加强电脑与电信领域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本刊与中国驻外使领事馆以及相关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2008年第1期开始,定期发布国外最新的项目研发动态。如有兴趣者,请与本刊联系。
关键词:显示元件 相位调制 帧速率 液晶 对外科技合作 信息共享机制 领事馆 电信 
索尼HMZ—T1头戴式显示器
《现代音响技术》2011年第10期11-11,共1页
20m视距、750”大银幕,你不是在电影院。所有这一切,来自于索尼HMZ—T1头戴式3D显示器。它应用到两块0.7”、1280×720像素的OLED显示元件,能够同时提供给你对应左右眼的3D影像。内置光学目镜,用来模拟出电影院的大画面。配套的动...
关键词:头戴式显示器 HMZ 索尼 3D显示器 环绕声处理 显示元件 OLED 电影院 
小小数字调频收音机
《无线电》2011年第2期37-40,共4页卫小鲁 
去年我就做过一个数字调频收音机,当时曾计划做个体积小的,但因为没有找到适当的显示元件:用LED耗电大,信息少;用段式液晶,需要专用驱动电路.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显示信息。
关键词:调频收音机 小数 显示信息 显示元件 驱动电路 体积小 LED 
液晶显示元件用密封剂
《热固性树脂》2009年第2期35-35,共1页
该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液晶显示元件用密封剂,其主要用于液晶填充法制造液晶显示元件的过程中,是对液晶污染少、与玻璃接合性良好,且不会产生单元间隙不均匀的固化性树脂组成物。该组成物含有在光和/或热的作用下进行固化的树脂和聚合...
关键词:显示元件 密封剂 液晶 改性环氧树脂 聚合引发剂 固化性 丙烯酰基 组成物 
结合Lift-off及薄膜沈积技术制作固态电致色变影像显示元件
《技術學刊》程金保(Chin-Pao Cheng) 楊啓榮(Chii-Rong Yang) 林雅慧(Ya-Hui Lin) 李宗恆(Chung-Heng Lee) 倪茂倫(Mao-Lun Ni) 
本专题主要重点在开发一双面变色的电致色变系统,使元件中有两层电致变色层,可透过反覆切换正负电压,来显示出这两层薄膜中不同的图案。元件之影像图案系利用lift-off制程在ITO玻璃上来产生,并成长氧化钨薄膜,以固态封装方式制作...
关键词:電致色變 氧化鎢薄膜 濺鍍 溶膠凝膠法 lift-off製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