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派

作品数:119被引量:11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振亚龙泉明姚新勇李璐曾纪虎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先锋的孤独与边缘的力量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3年第4期1-3,共3页罗振亚 
1978年,在柏林召开的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上,英国学者W.J.F.詹纳尔指认“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坛根本就没出现过现代主义”,连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派领袖戴望舒的诗也“很少有使他成为‘现代人’的东西,而更多的东西是使他成为一个浪漫主义者...
关键词:现代主义文学 戴望舒 现代诗派 詹纳尔 浪漫主义者 先锋 
“晦涩”论争与现代诗派的诗学构建
《中外诗歌研究》2020年第4期30-31,共2页尚婷 
1932年大型文学刊物《现代》在上海创刊出版,有力推动了现代主义诗潮的兴盛。现代诗派凭借极强的辐射力、包容性和创造性迅速取代新月派、象征派而成为1930年代诗坛的主宰。然而就在现代派诗歌蔚为大观之际,曾针对李金发等象征派诗歌而...
关键词:《现代》 现代派诗歌 现代诗派 象征派 李金发 新月派 诗学主张 文学刊物 
“晦涩”论争与现代诗派的诗学构建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9期142-150,共9页尚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美国后现代诗歌在中国的旅行图谱研究”(18YJC752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930年代的晦涩诗风论争,大大增强了现代诗派的理论自觉和流派意识。经由对“晦涩”诗艺的深入阐扬,现代诗派的诗学主张和艺术理想得到进一步完善、传布。论争的深层动因是,中国新诗所借鉴的诸多西方文艺思潮在本土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剧...
关键词:“晦涩” 现代诗派 象征主义 意象主义 
一本书的广阔天地——《北漂诗篇》(第一部)代序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20年第1期238-239,共2页师力斌 
已经是第三次给《北漂诗篇》写序,但仍然有说不完的话。北漂诗人群体太庞大了,可能要算文学史上最庞大的诗人群之一,比现代以来的新月派、七月派、现代诗派、白洋淀诗群等众多群体可能都要大。它是一个不断生长的群体。源源不断的新人...
关键词:七月派 新月派 诗人群体 诗歌选本 白洋淀诗群 现代诗派 大手笔 王先生 
穆旦诗歌在港台地区的传播与影响研究被引量:1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年第2期90-102,共13页栾慧 
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规划和委托项目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欧美汉学视域中的四川当代诗人研究”(13DFWH004.1)的研究成果
穆旦与郑敏、杜运燮合称'联大三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诗名大盛。20世纪80年代,随着《九叶集》的出版,穆旦作为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再次蜚声海内外,学界掀起研究穆旦的热潮,《穆旦诗全集》、《穆旦译文集》、《八叶集》、《唐璜》等...
关键词:穆旦诗歌 现代诗派 九叶诗派 台湾现代诗 九叶诗人 大公报·文艺 传播与影响 港台地区 
中国先锋诗歌的“百年孤独”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12期58-59,共2页罗振亚 
自沈尹默现代味儿十足的《月夜》问世起,中经部分新月派诗歌,和象征诗派、现代诗派、九叶诗派、台湾现代诗、朦胧诗派、第三代诗歌、个人化写作、下半身写作、垃圾派诗歌、低诗歌以及跨越近三十年时空的女性主义诗歌,由现代主义、后现...
关键词:第三代诗歌 百年孤独 九叶诗派 个人化写作 先锋诗歌 新月派 现代诗派 《月夜》 
不可不知的现代诗派
《天天爱学习(六年级)》2017年第33期16-17,共2页
同学们的诗歌写得真不错!接下来咱们来点儿文艺的,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现代诗歌的流派,看看在那个时代,诗歌江湖中都有哪些流派和“武林”高手,你喜欢的那个大诗人又属于哪门哪派。
关键词:现代诗派 中国现代诗歌 流派 文艺 诗人 
戴望舒、卞之琳、废名、何其芳、金克木诗歌导读被引量:1
《阴山学刊》2017年第2期32-38,共7页吴投文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新诗文化的多维透视与实践意义"(13YBA151)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新诗史上,1930年代的现代诗派实际上是一个并不确定的概念,有其不易厘清的复杂性。一般认为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等人是现代诗派的主要成员,其中尤以戴望舒对中国新诗影响巨大。戴望舒的诗《我的记忆》接近一种散文化的原生形态...
关键词:现代诗派 现代主义 戴望舒 风格特色 
卞之琳与戴望舒的同题诗《寂寞》解读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40-43,共4页史新玉 
卞之琳和戴望舒曾在20世纪30年代各自写过一首题目同为"寂寞"的诗,虽然都是现代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且两首诗写于同一时期,但无论内容、风格还是表现形式都各具特点,在处理主客体关系上也不尽相同。卞之琳的诗主"智",作品中很少出现直...
关键词:《寂寞》 卞之琳 戴望舒 现代诗派 
中国现代诗学中的新古典主义倾向
《江汉论坛》2015年第7期98-103,共6页张林杰 
天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现代诗学中的新古典主义趋势"(项目编号:TJZW13-020)的阶段性成果
新古典主义是产生于现代性背景,并对现代性做出反应的古典主义。在中国,它以晚清以来一系列主张在持守传统中变通的文化观念为基础。其诗学观念最早在学衡派处得到表达,并通过新月诗派被转化为新诗规范,又在象征诗派的诗学追求和对象征...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学 新古典主义 学衡派 新月诗派 象征诗派 现代诗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