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婷

作品数:27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更多>>
发文主题:诗派语言美国诗歌托马斯·沃尔夫诗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江学术》《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社科联社会科学 “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晦涩”论争与现代诗派的诗学构建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9期142-150,共9页尚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美国后现代诗歌在中国的旅行图谱研究”(18YJC752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930年代的晦涩诗风论争,大大增强了现代诗派的理论自觉和流派意识。经由对“晦涩”诗艺的深入阐扬,现代诗派的诗学主张和艺术理想得到进一步完善、传布。论争的深层动因是,中国新诗所借鉴的诸多西方文艺思潮在本土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剧...
关键词:“晦涩” 现代诗派 象征主义 意象主义 
大数据时代高校外语教师的职能转变
《江科学术研究》2020年第1期14-17,共4页尚婷 
太原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大数据时代与高校外语教师的职能转变”(NO.JGLX1908)。
大数据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了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向和运行模式,对教师职能也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与挑战。体现在高校外语教学领域,教师将逐渐转化为知识讲授者、教学研究者和课堂组织者三类,并以第三类为主体。外语教师将逐步破除知识权威角色...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外语教师 教师职能 
从反传统到返传统:垮掉派的哲学资源
《外国语文》2019年第2期53-58,共6页尚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青年基金项目"美国后现代诗歌在中国的旅行图谱研究:译介;传播与汉化"(18YJC752027)的阶段性成果
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所遭遇的"现代性"困境,垮掉派对支配西方主流社会的工具理性以及逻格斯传统展开深刻反思和严厉批判,常常显露出叛离传统的一面。但就哲学资源来说,垮掉派所借鉴的佛禅道学和超验主义均来自东西方传统文化...
关键词:垮掉派 超验主义 存在主义 反传统 
《人类宇宙》:哲学与诗学的后现代变革
《外国语文》2016年第3期25-29,共5页尚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美国后现代诗歌与中国第三代诗歌比较研究"(11CWW004)阶段性成果之一
查尔斯·奥尔森的《人类宇宙》是一部从哲学层面展开的后现代诗学经典。作者痛感于逻格斯传统带来的文明畸态,主张激活苏美尔、玛雅等远古文化,恢复人类宇宙与自然宇宙的交互关系。具体在诗歌领域,就是要推翻以艾略特为代表的智性写作,...
关键词:《人类宇宙》 查尔斯·奥尔森 投射诗学 后现代主义 
美国黑山诗派的后现代诗观被引量:1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106-112,共7页尚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CWW004)
作为20世纪下半叶美国后现代诗歌的先驱,黑山诗派创造性地将诗歌创作定义为宇宙能量的投射,并从三个方面对传统诗学发起挑战:一是在创作内容上专注感觉的快速传递,竭力抗拒理性意识对内心世界的侵蚀;二是在创作形式上主张用能量爆破诗体...
关键词:黑山诗派 后现代诗学 美国诗歌 
美国后自白派诗学观念探析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50-54,共5页尚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后现代诗歌与中国第三代诗歌比较研究"(11CWW004)
基于对自白派诗人悲剧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其笔下"自我"形象真实性的质疑,后自白派大胆借用"人格面具"学说,打破了自白派主观封闭的叙述模式,塑造出丰满真实的"多重性"自我;同时,它还充分借鉴"非个人化"理论,要求诗人在立足自我生命体...
关键词:后自白派 自白派 非个人化 人格面具 
语言诗与解构主义诗学被引量:1
《长江学术》2012年第2期57-61,共5页尚婷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后现代诗歌与中国第三代诗歌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CWW004
语言诗人认为语言先验于个体而存在,是经验产生的先决条件,诗歌应该返归语言系统内部寻求意义的制造;但与此同时,他们又认为日益严格且僵化的语言规范已将能指与所指牢牢绑定,使人们不得不被动接受贫乏虚妄的意义教化,而无法在本应以差...
关键词:语言诗 解构主义诗学 可写型文本 互文性 
解构主义诗学视野下的语言诗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16-120,共5页尚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WW004)
从诞生至今,语言诗始终以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而存在。它通过对既定语言秩序的疯狂破毁制造了语词破碎、语意断裂、文体杂错的混乱局面,容易给人"重破不重立"的负面印象。但事实上,作为植根于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先锋诗派,语言诗的"恐怖行...
关键词:语言诗 解构主义诗学 互文性 能指 所指 
毁灭自我? 重塑自我?——美国自白诗派的理性与非理性关系辨析
《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第2期54-58,66,共5页尚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后现代诗歌与中国第三代诗歌比较研究"(编号11CWW004)的阶段性成果
自白诗创作是以精神分析学说为导引的。但在创作实践中,除洛威尔以严格的理性督察成功摆脱精神病困厄外,其他代表性诗人,如普拉斯、塞克斯顿、伯里曼等,大都偏离了理性中轴而陷入非理性泥淖,上演了疯狂、自杀等生命悲剧。以死灭为代价,...
关键词:自白诗派 理性 非理性 
语言论诗学视野下的语言诗——以“新批评”为参照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63-66,共4页尚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WW004)
语言诗在反叛传统诗学体系的同时,又承继了语言论诗学的血脉,将艺术之根深植于索绪尔学说中,强调诗歌意义的生成源自语言系统内部,诗歌应该放逐诗人、取消个性。这一点与同属语言论诗学范式的新批评的诗歌主张是高度一致的。但是,语言...
关键词:语言诗 语言论诗学 新批评 解构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