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

作品数:7950被引量:14391H指数:4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周叶中秦前红张千帆殷啸虎苗连营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厘清宪政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基本线索被引量:3
《法学评论》2015年第5期22-30,共9页童之伟 
历史上从资本主义宪政一统天下到社会主义宪政出现并与其并存,形成了一条由九个要素或环节组成的清晰的轨迹。应看到社会主义宪政与西方宪政的差别和对立,但不能因此否定它们的历史联系和研究两者间关系的必要性。宪政是社会主义不能不...
关键词:宪法 宪政 社会主义 法治 政法 
公民意识:对公民政治参与的促进与形塑被引量:9
《法学评论》2014年第4期46-55,共10页伍华军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08SFB2007)"我国公民意识及其培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民主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经验表明,民主制度和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依赖文明的政治制度,还必须辅助以健全的公民文化、丰富的政治实践来共同完成。因此,利益相关方,尤其是公民个人,对政治权力运行和监督的介入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公民意识 政治认同 政治参与 宪政建设 
宪政文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转型被引量:2
《法学评论》2013年第4期12-18,共7页朱海波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09G-18项目"宪政文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转型";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11Z15重点科研课题"包容性增长与社会主义宪法文化的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宪政文化始于以西方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然而西方唯理智论主导下的自然主义世界观对全球多元文化的发展构成威胁。文化移植是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基本背景。我国的社会主义宪政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前中国宪政领域的反映,虽也是...
关键词:宪政文化 认识论 理性 社会主义宪政 
中国考绩文化与宪政原理的方枘圆凿被引量:2
《法学评论》2013年第2期123-127,共5页陈子远 陈晓枫 
我国现有政绩考核系统难以受到宪政意义的有效监督,主要是受了传统考绩文化的影响。传统考绩的基础功能作用于官员迁升的社会心理,体现了贯彻实施统治集团决策意志的文化功能。政绩考核经由核心权力的内设组织实施科层化的管理,一定意...
关键词:考绩文化 迁升冲动 代议民主 宪政秩序 
重新思考古希腊与近现代西方法治和宪政的关系被引量:5
《法学评论》2013年第1期26-32,共7页罗洪洋 赵大华 
学界将西方法律、法治和宪政的传统追溯到古希腊的观点是大可质疑的,有必要重新思考古希腊与近现代西方法治和宪政的关系。古希腊文明本身就罕有法治和宪政的基本要素,其文明中的相当一部分内容甚至是与近现代法治和宪政的精神根本对立...
关键词:古希腊 近现代 西方 法治 宪政 
军政之治与宪政之病——对孙中山宪政程序设计的反思
《法学评论》2012年第1期16-21,共6页郑琼现 
孙中山的宪政程序设计中,军政是宪政的必要性要件,而宪政是军政的目标,并为军政提供了合法性论证。就自身要完成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而言,军政不是一剂对症之药。军政完全排除了军阀谋求的统一,完全放弃了和平统一的道路,忽视了军阀们...
关键词:孙中山 宪政三阶段 军政阶段 宪政 
美国地方自治实践对孙中山之影响及其限度
《法学评论》2011年第4期3-8,共6页项焱 
本文通过对地方自治一般理论的分析,在简述美国地方自治的起源和发展及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的基础上,找出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与美国地方自治实践之间的联系,以期帮助我们反思百年来中国法制建设的得失。
关键词:美国宪政 孙中山 地方自治 
宪政建设的统合模式--超越“上/下”之争的第三条道路被引量:7
《法学评论》2011年第3期10-20,共11页苗连营 郑磊 
中国法学会2010年度部级法学研究重点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理论研究》(CLS-B1002)的阶级性研究成果
"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道路之争,始终是观察中国宪政建设的一条重要线索。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模式是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现实选择和基本路径。然而,过分强调政府主导所带来的选择性建设、阶段论思维、单向度动力源等逻辑不足,以及...
关键词:宪政建设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统合模式 
传统宗法文化与近代中国立宪被引量:1
《法学评论》2011年第2期155-160,共6页杨志民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强调宗法伦理,属于宗法文化。因此在宗法文化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社会秩序只能是宗法秩序。这与西方的宪政文化与宪法秩序具有质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性,导致西方宪法在近代传入我国后被重构,从而致使近代中国的宪...
关键词:宪法文化 宗法秩序 近代中国 宪法 宪政 
人民监督员制度在我国宪政框架下的性质定位被引量:6
《法学评论》2009年第3期9-15,共7页秦前红 周伟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2008年度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立法建议》(项目编号:HJ2008A07)的阶段性成果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性质定位是其合法性论证的深层需求,同时也是排除制度设计困扰的必然要求。在宪政框架下,基于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结构功能差异,可以将人民监督员制度定位为权利监督。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公民基本权利即批评与建议权...
关键词:人民监督员制度 宪政框架 定位 权利 权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