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传播

作品数:201被引量:656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沙垚李红艳左停旷宗仁刘小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吉首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校实践育人乡村传播特色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以中国农业大学“乡村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教育传媒研究》2025年第2期43-46,共4页旷宗仁 侯玉峰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重点项目“‘三农’传播融媒体新农科人才联合培养中心建设与四新融合教学改革探索”(项目编号:20190201400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大学摄影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2SYJY040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涉农高校乡村传播特色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为例,通过科研支撑教学、改革教学理念、团队协作等实践育人理念与方法创新研究,对高校新农科新文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实践育人 新农科人才培养 乡村传播特色人才 
我国乡村传播研究20年:热点、演进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东南传播》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闫伟娜 王洁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互联网发展研究专项(18CHLJ24)阶段性成果。
乡村传播是促进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其相关研究受到学界长期关注。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所筛选的1232篇乡村传播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该领域研究聚焦于乡村传播政策背景与理论基础、传播内容、手段途径和传...
关键词:乡村传播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社交媒体叙事网络对乡村居民社区融入的影响机制研究
《新闻大学》2024年第12期1-17,117,共18页李龙飞 
当前我国乡村社会转型呈现出流动性加速与新媒体扩散并存的特征,这一双重动态既加剧了乡村居民社区脱嵌的现象,也为其社区融入的回嵌创造了新的契机。本研究基于传播基础结构理论,探索了由在线人际交往、在线社区组织和平台媒体连接构...
关键词:社区融入 乡村传播 数字乡村 叙事网络 传播基础结构 
乡村媒介使用与需求研究——基于对700位村民的入户调查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年第11期121-125,共5页陈春彦 林晖 谢欣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社会治理视角下乡村社会与县级融媒体中心互动共生研究”〈项目编号:22YJA860001〉;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闽东乡村中网络媒介的组织与对话功能机制研究”〈项目编号:FJ2024C052〉的阶段性成果。
乡村媒介使用与需求水平,直接影响县级融媒体中心更好引导和服务群众的路径选择。对4省30个村700余名村民的入户调查发现,手机正重构乡村媒体生态,媒介多元化引发乡村传播非主流化倾向,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乡村认同水平不高,乡村人际传播...
关键词:乡村传播 媒介使用与满足 受众连接 
数字乡村视域下贵州“村超”传播学解读
《新闻前哨》2024年第20期66-67,共2页郭倩 
贵州“村超”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本文从传播学视角解读贵州“村超”的现象级传播,探析乡村传播可持续发展路径。
关键词:数字乡村 村超 乡村传播 
重建连接:乡村数字公共空间的交往实践——基于华南李村的田野调查
《新闻前哨》2024年第19期30-33,共4页肖雅丹 周舟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湖南省乡村数字公共领域的治理机制研究”(编号22A0448)的阶段性成果。
以微信群和短视频平台为代表的数字公共空间,对乡村社会交往实践产生深刻影响。微信群的介入,为村民提供讨论公共事务、交流分享信息、日常闲聊沟通的平台,搭建“熟人社会”的网络交流空间;短视频平台凭借地方性和流动性特征,使村民实...
关键词:乡村传播 数字公共空间 交往实践 
“观看”作为再创作:拟态亲密关系视域下乡村传播新解——以综艺节目《种地吧》为例
《视听》2024年第10期123-127,共5页樊慧敏 
《种地吧》在节目制作上突破传统思维,打破原有的制播形式,促进受众通过“观看”行动进行跨媒介再创作,促进观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观众通过观看行为成为粉丝,通过心理投射完成自我实现。以粉丝的投射、移情心理为代表的内部动力和以现...
关键词:观看 亲密关系 拟态 养成 乡村传播 《种地吧》 
监控里的“含情脉脉”:农村流动家庭的亲密关系实践被引量:1
《新闻记者》2024年第10期82-95,共14页晏青 李宁馨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3NJYH10);暨南大学“大先生”培育计划(YDXS2402)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种媒介装置,监控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逐渐受到关注。当监控融入家庭日常实践时,可见性成为观察亲密关系与媒介互构的重要落点。通过参与式观察和协同访谈发现,农村流动家庭在监控实践中以可供性连接亲密关系、乡土秩序遮蔽视觉权力...
关键词:空巢老人 亲密关系 监控 乡村传播 生活政治 
社交媒体平台中的“农村羞耻”滤除与乡愁“再造”——以小红书农村话题相关讨论为例
《视听》2024年第10期153-156,共4页刘子涵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第七届“学术新苗”课题资助项目No.42“新媒介视阈下乡村短视频个体叙事策略与乡村文化传播路径:基于抖音、YouTube平台的实证研究”研究成果。
在日益加速的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社交媒体平台中的乡村相关表述为研究对象,对这一话题的传播情况、叙述内容及背后的情感基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以小红书App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中,普通用户在平台中...
关键词:乡村传播 乡愁 社交媒体 可见性 
何为新闻:农民新闻观念的形成机制与动因探讨
《传媒论坛》2024年第20期42-45,共4页岳田馨诺 关琮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治理视角下县级媒体传播对乡村社会生态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BXW085);湖州师范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课题“新媒体环境下农民新闻观念的转换与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4KYCX31)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前,县级融媒体在乡村社会中的新闻权威尚未得以确立,亦未能广泛吸引农民的关注。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了农民新闻观念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农民的新闻观念不同于专业新闻报道所秉持的客观理念与方法,并对现代新闻的公共...
关键词:新闻观念 乡村传播 县级融媒体 沟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