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情结

作品数:15被引量:2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文彬高俊松于洋邓小健刘泉义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美术学院安庆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艺术》《宁波教育学院学报》《艺术科技》《文艺生活(下旬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探究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写意情结
《中国文艺家》2020年第4期24-24,共1页吴真飞 
风景油画作为油画创作当中的一个类别,不但能表现出作者所在区域的地域人文特色,还能丰富美术文化的表现形式,所以一直以来都深受绘画艺术人员的喜爱。众所周知,虽然油画的起源并不在中国,但是自传入我国之后就迅速衍生出了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风景油画 中国当代 写意情结 
我国油画写意情结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第7期168-168,共1页杨临江 
上个世纪初期,油画作为外来画种传入我国,经过不断的实践与发展,有效融合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在我国画家的逐渐探索和创新之中衍生出了写意性。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油画的写意情结,希望能够提供一些...
关键词:我国油画 写意性 研究 
浅谈当代素描教学的写意情结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年第9期49-49,共1页郭广武 
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也是艺术专业学生必学的重要课程。我国传统的美术教学重视写意手法。因而,在我国当代素描教学中,好多高校也沿袭了传统的美术教学理念,从而导致了当代素描教学写意情结的产生。
关键词:当代 素描教学 写意情结 
中国油画的写意情结与当代发展被引量:2
《中国艺术》2015年第3期54-57,共4页袁文彬 
袁文彬,1968年出生于福建上杭县。198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1996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助教进修班,2007年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副主任,中国政协文史馆油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关键词:中国油画 福建师范大学 中央美术学院 当代 写意 天津美术学院 1968年 2007年 
中国油画的写意情结与当代发展被引量:1
《艺术科技》2014年第4期158-158,共1页邓小健 
本文对我国传统写意文化观念的形成以及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对中国油画的写意情结与当代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把多样性多层面的当代中国写意油画探索分为三大类型:写生写意、意象写意、后写意。并结合当代油画家的具体个案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文脉 写生写意 意象写意 后写意 
浅谈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情结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年第7期30-30,共1页孔瑞娜 
“写意情结”作为一种绘画观念蕴含在工笔人物画艺术之中,体现着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意趣.赋予了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 写意 意象 
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情结
《景德镇陶瓷》2012年第3期I0182-I0183,共2页占中华 
工笔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是成熟较早的一个学科,经历了千余年的风雨沉浮。特别是上个世纪改革开放至今,工笔人物画已成为中国艺术百花园中一枝鲜艳的花朵,并逐渐受到重视。工笔画不是因工而工,而是以“工”传情达意、舒展怀抱...
关键词:人物画 写意 中国绘画 改革开放 中国艺术 发展史 工笔画 
浅谈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写意情结被引量:4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S2期242-243,共2页高俊松 
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发展中,艺术家们不可避免的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寻求艺术真谛,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绘画中"天人合一"美学观的精粹,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开始趋向写意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中国当代风景油画所独有的,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
关键词:风景油画 民族化 写意情结 中国传统绘画 
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情结被引量:1
《中国美术》2010年第6期108-110,共3页刘泉义 
一、引子 工笔人物画为中国绘画发展史中成熟较早的一个画种,经历了千余年的风雨浮沉,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国家改革开放后,国外文艺思潮及绘画样式的涌入,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中国画固有的审美价值观,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 中国绘画 20世纪80年代 写意 审美价值观 改革开放 绘画样式 文艺思潮 
何须向“写”而“工”?——简论当代工笔画坛的“写意”情结被引量:2
《美术》2010年第10期89-91,共3页于洋 
“工笔”的范畴界限:一个画科还是一种风格? 进入21世纪的10年中,随着文化语境的变迁和审美价值标准的衍进,“工笔画”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一系列重组与延展,使“工笔”的范畴不仅牵涉一个传统画科。更渐渐成为一种风格和...
关键词:“工” “写” 工笔画家 审美价值标准 21世纪 文化语境 风格 范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