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窟

作品数:773被引量:1223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沙武田郭青林汪万福李裕群魏文斌更多>>
相关机构: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回鹘风格洞窟与敦煌宋夏石窟分期
《甘肃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沙武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敦煌石窟汉晋传统‘天’图像研究”(23VJXG022);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Supported by the Project 111)“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B18032)。
要讨论敦煌归义军晚期和西夏早期洞窟分期,必须理清处于这两个时间段之间的回鹘风格洞窟的属性和艺术轨迹。考察发现之前被划分为“沙州回鹘洞窟”中属于“敦煌北宋式”洞窟的时间上限可以早到曹宗寿时期,可见其风格传承渊源有自,故也...
关键词:沙州回鹘洞窟 回鹘风格壁画 敦煌宋夏石窟 洞窟分期 绿壁画 
敦煌石窟元代蒙古豳王家族塔葬瘗窟——莫高窟北区第462窟洞窟属性的考古学观察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5年第1期18-41,151,共25页沙武田 李国 柴勃隆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河西石窟多语言壁题考古资料抢救性调查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ZD219);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项目编号:20VJXT014);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资助(Supported by the Project 111)"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编号:B18032)的阶段性成果。
少有学者关注敦煌莫高窟第462窟,敦煌研究院定其为礼佛窟,但通过对洞窟两则汉文墨书题记的重新释读,同时结合窟内考古遗存,发现此窟极有可能是元至治三年为埋葬一位蒙古豳王家族信仰佛教的女性而改造前期多室禅窟而成的一处瘗窟。窟内...
关键词:莫高窟第462窟 至治三年题记 蒙古豳王家族 瘗窟 塔葬 
专栏导言
《文献》2024年第6期4-6,共3页荣新江 
“敦煌文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敦煌文献”指的是敦煌地区发现的各种竹简、帛书、石刻、纸本上所写的文字材料,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大略分为正规的“书籍”和公私“文书”。狭义的“敦煌文献”仅指书籍的部分,而不包含公...
关键词:敦煌文献 藏经洞 莫高窟北区 土地庙 文字材料 敦煌地区 洞窟 
试论龟兹石窟窟型分类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19期126-129,共4页刘昭昭 
类型学自诞生以来,逐渐发展为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在考古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考古类型学的发展、成熟,其与考古地层学成为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被应用于各项考古研究之中,石窟寺的考古研究也不例外。文章简要总结了考古类型学...
关键词:类型学 龟兹石窟 洞窟形制 
基于SketchUp对麦积山石窟西魏残损洞窟的复原研究
《敦煌学辑刊》2024年第3期76-89,共14页刘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须弥山石窟研究”(21BZS1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麦积山石窟第五窟考古报告”(22XKG004);“北石窟寺第165窟考古调查报告”(横20210168);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汉唐敦煌出土文献与敦煌史研究”(2024jbkyjd002)。
麦积山石窟以精美的泥塑作品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但由于石窟地处地震带,多次受地震影响,损毁情况较为严重.本文选择麦积山石窟受地震破坏的5个西魏洞窟,与其他同时代完整的洞窟进行比对研究,进而对其做出包括洞窟形制的...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 西魏 残损洞窟 复原 SKETCHUP 
河西走廊石窟群艺术研究综述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18期132-135,共4页李天鹤 
石窟寺最早源于印度,公元3世纪,在孔雀王朝阿育王的推动下,逐渐传入其他国家,两汉之际,传入我国新疆区域,后又东传,传入甘肃境内,文章通过梳理河西走廊区域不同时期洞窟的形制对比、造像题材、壁画内容的对比,探讨不同时期石窟形制的特...
关键词:洞窟形制 造像 文化 
奇幻的“龟岩洞窟”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4年第25期75-75,共1页张江林 郑著彬 陈琳 
日本千叶县的龟岩洞窟在特定的时段会出现一种奇幻的景观,阳光从洞窟拱顶倾泻而下,与水中的倒影形成了宛若“金色之心”的梦幻之景(图1)。这种奇特浪漫的场景一般出现在春、秋分日前后的清晨,且持续时间不超过15分钟,让许多慕名而来的...
关键词:洞窟 倾泻而下 千叶县 持续时间 奇幻 
敦煌西夏石窟的营建与国家背景
《世界宗教文化》2024年第4期33-40,共8页沙武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编号:16ZDA116);111引智基地“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亲基地”(编号:B18032)阶段性成果。
如何有效解读敦煌西夏时期的汉传洞窟,是敦煌石窟和西夏学研究的瓶颈问题。把瓜沙地区的莫高窟、榆林窟的营建,尽可能放在西夏国家佛教的背景下思考,可以看到那些汉传洞窟营建表现出来的集体性意识、统一性特征:经变画的简化,净土类题...
关键词:西夏国家宗教 官方佛教 汉传洞窟 集体统一营建 
沙州回鹘洞窟与沙州回鹘政权
《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8期169-180,282,共13页沙武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23VJXG022);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资助“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B1803)。
敦煌回鹘风格壁画一般被认为是独立的“沙州回鹘政权”的重要历史遗存,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是被认为属于“沙州回鹘”有力证据的回鹘装王像的时代,分属曹氏晚期和沙州回鹘两个时期;二是所谓“沙州回鹘洞窟”即回鹘风格壁画的洞窟,是可以...
关键词:沙州回鹘洞窟 沙州回鹘国 绿壁画 回鹘装王像 回鹘装 
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
《孔子学院(中英版)》2024年第4期16-21,共6页吴晶晶 赵阳(翻译) 
敦煌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南北绵延1700余米,共保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据记载,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历经十个朝代的精心营建,形成了一座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 敦煌石窟艺术 艺术宝库 敦煌市 洞窟 内涵丰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