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赫六法

作品数:161被引量:15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韩刚王玉贞李正寿李静邵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服装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谢赫“六法”品画理论的传统村落景观艺术特征研究——以江西汪山村为例
《中国园林》2024年第12期90-95,共6页陈晓刚 王宇腾 杜春兰 李丽娟 林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38003);国家革命文物协同中心一般项目(2023JXSDWWZX06)。
谢赫“六法”品画理论集合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精华,而传统村落景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二者同属造型艺术,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重要研究内容。以南齐中国画理论家谢赫的“六法论”为审美理论指导,将品论中国绘画艺术的...
关键词:风景园林 谢赫六法论 传统村落景观 艺术特征 汪山村 
以谢赫“六法”品析白羽平风景油画作品
《美化生活》2024年第36期0058-0060,共3页刘源 
“谢赫六法”在粉彩花鸟画中的体现
《江苏陶瓷》2024年第5期49-49,51,共2页尧娟 
谢赫是南朝齐梁时期的杰出画家,他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著名的“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六个方面不仅为画家提供了创作依据,也为观者提供了品评标准,经过历代画家的实践,俨然成为了...
关键词:谢赫六法 粉彩花鸟 艺术发展 陶瓷艺术 
中国山水画美学对婚纱设计的影响研究
《染整技术》2024年第10期98-101,共4页汤力 
随着艺术融合的发展,婚纱设计成为山水画美学的具象表达。通过分析山水画“以意立像”“色墨相宜”的特征及谢赫“六法”的美学原则,探讨其在婚纱设计中轮廓线条、色彩图案、视觉整体的美学意蕴,从而揭示山水画美学对促进山水画文化融...
关键词:山水画 谢赫“六法” 美学 婚纱设计 
寿山石雕刻与谢赫“六法”——兼论与“薄意”技法之关系
《收藏家》2024年第10期86-94,共9页董胤 
寿山石雕植根中国传统雕刻艺术,自南朝至今,融合了中国画以及其他民间雕刻艺术之长,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寿山石雕刻艺术。谢赫“六法”作为造型艺术范畴中具备普遍艺术规律的理论,同样能够适用和指导寿山石雕刻的评价与创作,尤其与薄意技...
关键词:寿山石 玺印 谢赫六法 雕刻 薄意 
中国古代画论谢赫“六法”之“法”英译辨析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52-59,共8页曾诣 
2022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岭南文化项目“文明互鉴视域下英语世界岭南画派研究”(GD22LN03);2022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英语世界谢赫‘六法’的译介与研究”(2022WQNCX005)。
谢赫“六法”是英语世界译介与研究的重点对象。通过梳理目前所见24种谢赫“六法”英语全译材料,对总括名称中的“法”概念展开译例辨析。英语世界中“法”的对译词体现出三重语义侧重:其一,品评画家或画作的标准和原则;其二,理想画家...
关键词:谢赫 六法 中国古代画论 翻译 
谢赫“六法”在版画教学中的运用
《美术教育研究》2024年第14期174-176,共3页王家瑞 
版画教学重在实践与体验,使学生深入理解版画作品的精神内涵,通过创作表达情感。该文结合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阐释其理论意义和在版画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以体现绘画理论和版画创作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谢赫“六法” 版画教学 以刀代笔 创作 
谢赫“六法”下的现代女性题材工笔画实践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4年第5期18-20,共3页王君 
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题材在工笔人物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女性题材工笔画往往被片面认为就是传统仕女画,并且没有充足的理论支撑,从而难以得到创新与发展,存在画面布局难以突破、色彩比较单一、画面僵硬不够生动、女性题材表达...
关键词:谢赫“六法” 现代女性题材 工笔人物画 
TCPVis:基于谢赫六法的传统中国绘画画派可视分析系统被引量:2
《图学学报》2024年第1期209-218,共10页王斯加 封颖超杰 朱航 张玮 朱琳 陈为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26-2022-00235)。
传统中国绘画(国画)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画派体系。对画派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与赏析国画的价值。然而,现有工具无法直观高效地表现画作集合的绘画风格等一系列代表性特征。基于“谢赫六法”,提出了一个国画画派可视...
关键词:传统中国绘画 可视分析 谢赫六法 画派分析 数字人文 
两种生成性:从谢赫六法到人工智能六法
《艺术与设计》2023年第12期153-156,共4页韩涛 何理达 
如何阐释当代人工智能的生成性逻辑,是2023年以来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学界现有阐释主要将人工智能的历史起点放在二战后期,多来自于技术研究与技术哲学的话语体系。针对人工智能技术近10年来的迅速发展与经济政治层面的应用,已有多位...
关键词:人工智能 Open 人机关系 李世石 价值阐释 产业升级 智能交互 社会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