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

作品数:855被引量:16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何峰张隽李忠奎刘国基刘书怡更多>>
相关机构:黄山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爱书人的好时光
《河南电力》2025年第1期76-76,共1页石亚博 
当我在青少年时期,因找不到书看,而抬头仰望蓝天,静等白云无声流过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若干年后的今天,会是一个随时想看书、买书、听书都无比方便的黄金时代。我出生在一个豫西小城,这里地处伏牛山区,三山环抱,交通不便。小小的我,到...
关键词:爱书人 伏牛山区 一无所获 黄金时代 新华书店 青少年时期 冷眼 吸引力 
莫做“冷眼旁观”局外人
《教师博览(中旬刊)》2024年第12期11-14,共4页李艇 
早晨扎着漂亮的发髻去上学,下午却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回家;好看的小裙子时常被画笔涂抹得面目全非,甚至有时候变成了“乞装”;自己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却莫名其妙地被别人起了个带有辱性的外号……这一切都是校园欺凌现象。
关键词:局外人 校园欺凌 好听 
一双冷眼观世界,一颗热心救国民——部级精品课《拿来主义》品鉴
《语文教学通讯》2024年第41期51-54,共4页李焕然(执教) 杨仕威(观察) 
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搭建有效的学习支架,让学生深入学习《拿来主义》独特的论证方式,培养思辨性思维。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把握“拿来主义”这一思想中蕴含的“理性、开阔、自主”的理论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提取核...
关键词:拿来主义 真实情境 思辨性思维 现实意义 
李贺诗歌的冷眼深情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10期116-118,共3页宋怡凡 
林继中先生曾用“冷眼深情”来评价王维诗歌的情感结构,而将李贺的诗与王维的诗进行对比就能清楚得看到,贺诗中存在与王诗同样的情感结构。李贺通过对赋体“主题-并置叙事”“拟诸形容,则言务纤密”及“直言其事”特征的运用,将浓烈的...
关键词:李贺诗歌 冷眼深情 情感结构 
生活的回响
《中国服饰》2024年第9期44-45,共2页杨睿婷 
文学创造背后,那双犀利的女性冷眼我来首尔已经七年,还有很多地方从未去过。不是因为首尔太大,而是因为我人生的幅度太窄。—《滔滔生活》《滔滔生活》是韩国文坛实力派女作家金爱烂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包含八个独立而又相互呼应的故事...
关键词:短篇小说集 文学创造 首尔 日常生活 洞察力 冷眼 犀利 
冷眼观生活——话剧《不可说》里的孤独与无常
《戏剧文学》2024年第9期15-20,共6页杜心月 
喻荣军自编自导的话剧《不可说》通过一系列意象化的表达,在温暖的家庭与冰冷的手术室之间建立起了逻辑上的象征关系。作品以悲剧式的视角来展现一对夫妻之间貌合神离的婚姻关系,进而提出一种对于生活本真的思考--人与人是否在本质上是...
关键词:话剧《不可说》 喻荣军 生活本真 
“白鸟”的镣铐之舞与“看/被看”的叙事结构——关于张爱玲的性别书写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7期107-109,共3页牛欣 
张爱玲以“看/被看”的潜在叙事结构,讲述了关于“屏风上的鸟”的女性寓言,揭发了“双重”“铁屋”里,女性/“白鸟”从向阳而生到“绣在屏风上”的宿命,指出女性在“看”与“被看”之间居于暧昧的主/客体位置,戴着“镣铐”展演生命之舞...
关键词:“屏风上的鸟” “看/被看” “知性” 冷眼 
尘隅冷眼旁观客 世间百态触人心——有关“看客”的创意设计及教学观察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22期39-43,F0003,共6页刘鑫 贾玲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重点自筹课题“基于任务驱动的名著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立项编号:B-b/2020/02/202)阶段性成果。
在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看客"这一形象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喜欢"看",热衷于热闹,他们麻木、愚昧,他们映射出的人性和社会之病,引起了读者深刻反思.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以及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中就塑造了十分...
关键词:看客 《孔乙己》 《变色龙》 对比阅读 
听从心的指挥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下半月)》2024年第5期44-45,共2页曹萍萍 
大部分人并不是没有自己的观点,而是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当真心的表达会为自己带来不利的后果时,很多人会选择跟随大多数人或者选择沉默,不仅是孩子,成人也会。我的父亲四岁丧母,九岁丧父,作为孤儿的他受尽冷眼...
关键词:三轮车 修理费 趋利避害 冷眼 自行车 
小文人的“冷眼”
《文学自由谈》2024年第1期108-112,共5页张怀帆 
1、大师。我尚未见到一个没有获过奖的作家。评奖如此泛滥,以至于大家更关心奖金。我也尚未听到一个中国作家拒领大奖的消息,可我们知道,有人连诺贝尔奖也拒绝了。当真有作家内心觉得再大的奖也不过是个世俗荣誉而无足轻重的时候,那个...
关键词:诺贝尔奖 冷眼 世俗 大师 作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