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

作品数:4413被引量:14283H指数:4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培武张奇刘国道黄毅斌曹卫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草业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宁夏荒漠草原典型灌丛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代谢多样性被引量:3
《草业学报》2024年第9期1-14,共14页姚佳妮 刘爽 张钧杰 胡明珠 代金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023,31760027);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AC03062)资助。
开展荒漠灌丛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研究,对于荒漠土壤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Biolog微平板法,对宁夏白芨滩荒漠草原内柠条、沙冬青、毛刺和猫头刺4种典型的豆科灌丛不同发育期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
关键词:豆科灌丛 土壤酶活性 Biolog法 碳源利用 代谢多样性 
鄂东大别山区野生豆科牧草资源调查与评价
《草业学报》2024年第6期116-125,共10页熊军波 张鹤山 田宏 陆姣云 吴新江 刘洋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35-34);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饲草资源培育及高值化利用”(2021-620-000-001-021);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团队项目“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种质创新”(2021-620-000-001-01)资助;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100604)。
为开发利用野生豆科牧草资源,2017-2021年对分布于鄂东大别山区的野生豆科牧草资源现状、属种、植物区系、生活型及饲用价值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鄂东大别山区豆科牧草资源分属于34属77种,以少种属和单种属为主体,占资源总数...
关键词:鄂东大别山区 豆科牧草 植物区系 资源 
荒漠豆科灌丛根际土壤氨氧化和反硝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及群落多样性特征被引量:3
《草业学报》2024年第5期115-127,共13页刘爽 姚佳妮 张钧杰 代金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023);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AC03062);宁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CXXM2022-13)资助。
为探索宁夏荒漠草原豆科灌丛根际土壤中参与氨氧化和反硝化的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和群落组成对植物类型和生长时期的响应特征,本研究以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典型的豆科灌丛群落柠条、沙冬青、猫头刺和毛刺不同生长时期(营养期、...
关键词:固沙灌丛 氨氧化 反硝化 功能基因 群落组成 多样性 
5种豆科牧草抗旱性研究与评价被引量:4
《草业学报》2023年第10期187-199,共13页王占军 季波 纪童 蒋齐 
宁夏农林科学院对外科技合作专项(DW-X-2018016);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平台建设提升项目(NKYP-22-06);自治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示范课题(NGSB-2021-14-06)资助。
通过对牧草生长的水分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筛选出适合干旱地区的优质抗旱牧草,本研究以5种多年生豆科牧草(草木樨状黄芪、牛枝子、达乌里胡枝子、小冠花、鹰嘴紫云英)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水分、牧草农艺性状(绿叶数与株高),利用均方根偏差...
关键词:豆科牧草 干旱胁迫 水分阈值 综合评价 
春箭筈豌豆新品种“兰箭3号”选育与特性评价被引量:8
《草业学报》2021年第4期111-120,共10页南志标 王彦荣 聂斌 李春杰 张卫国 夏超 
甘肃省“九五”、“十五”重点攻关项目(GK971-2-33A,2GS972-A41-056);国家973计划项目(2007CB108902);甘肃省“十三五”重大项目资助。
针对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生产缺少优良豆科牧草的现状,从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引进了育种材料,开展了春箭筈豌豆新品种选育。采用单株选择与混合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历时12年,育成"兰箭3号"春箭筈豌豆新品种。新品种显著的特...
关键词:豆科牧草 青藏高原 箭筈豌豆 兰箭3号 
新疆半干旱区不同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草地生产力的变化研究被引量:18
《草业学报》2020年第4期29-40,共12页谢开云 曹凯 万江春 王玉祥 赵云 朱进忠 
新疆农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M613258);国家自然基金(31660604)项目资助。
混播草地竞争和促进关系是影响生产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最终都通过牧草干物质产量以及草地物种的组成变化等指标表现出来。研究选择当地生产最常用的4种牧草无芒雀麦、鸭茅、红豆草、红三叶,以单播为对照,通过对2种豆/禾和3种牧草组...
关键词:混播草地 生产力 蛋白质产量 豆科牧草 禾本科牧草 
混播草地中豆科/禾本科牧草氮转移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3
《草业学报》2020年第3期157-170,共14页谢开云 王玉祥 万江春 张树振 隋晓青 赵云 张博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660604);新疆农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CARS-35)资助。
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简称豆/禾牧草)之间的氮转移在草地农业系统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系统和豆科/禾谷类作物间作系统存在一种氮素共享的通道,即在间(混)作中,豆科植物固定大气中的氮在满足自身生...
关键词:生物固氮 氮素转移 豆科牧草 禾本科牧草 混播草地 根际氮沉积 
三种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对玉米生产力和种间竞争的影响被引量:25
《草业学报》2020年第1期86-94,共9页赵建华 孙建好 陈亮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1808-02)资助
合理的种间配置是间作系统中作物获取高产,种间相互作用发挥优势的关键。本研究设置蚕豆/玉米(M/F)、大豆/玉米(M/S)和豌豆/玉米(M/P) 3种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模式,以及相应单作种植,通过测定单间作条件下作物产量、生物量,明确3种豆科...
关键词:玉米/豆科作物间作 产量 种间竞争 生态位 生长 
苜蓿籽蜂寄生沙打旺种子的时期研究
《草业学报》2019年第4期146-156,共11页刘慧 NZABANITA Clement 李彦忠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lzujbky-2017-k0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3057);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34);南志标院士工作站(2018IC074);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12002);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计划(lzujbky-2017-it10)资助
苜蓿籽蜂是沙打旺上重要的害虫之一,其蛀食种子,严重影响沙打旺的种子生产。为了确定籽蜂在田间寄生于种子内的时间,以便适时防治,减少危害,本研究于11月初沙打旺成熟期采集了8个品种沙打旺的早花穗(已成熟果穗)和晚花穗(未完全成熟果...
关键词:豆科牧草 种子产量 产卵 生活史 越冬 
豆科与禾本科牧草间作的生长互作效应及对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37
《草业学报》2018年第10期15-22,共8页张德 龙会英 金杰 樊博 赵秀梅 韩学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41361099);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011CI066);依托项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科技计划项目(RQS 2006-1;RQS 2008-1)资助
为了解牧草间作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为不同牧草优化配置、豆科和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结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间作对柱花草、扭黄茅和孔颖草的生物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柱花草生...
关键词:豆科 禾本科 间作 生长效应 养分吸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