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

作品数:4413被引量:14283H指数:4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培武张奇刘国道黄毅斌曹卫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世界农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FAO强调豆类种植的营养、环境和经济意义
《世界农业》2016年第12期250-250,共1页
2016年9月22日在FAO总部举行的“全球对话”活动上,FAO副总干事指出,在2016国际豆类年期间各项举措的推动下。该领域的工作取得了进展。但消费者对于豆类,即可食用豆科植物籽粒的营养和膳食效益的认知依然不足,因此需要做更多工作...
关键词:FAO 豆类 营养 种植 经济 环境 豆科植物 粮食系统 
植物血红蛋白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被引量:1
《世界农业》2006年第8期51-53,共3页马三梅 王永飞 陈义烘 
暨南大学引进人才启动基金(692016和692017)
关键词:转基因植物 血红蛋白 应用 豆科植物 科学家 植物界 根瘤 
澳大利亚的旱地农业被引量:2
《世界农业》1988年第6期22-24,共3页钮溥 
一、自然条件及农业生产概况 澳大利亚干旱地区面积约625万平方公里,占澳洲大陆总面积的81%左右,其中沙漠面积113.6万平方公里,占14.8%;年降雨量在250—500毫米之间的半干旱地区为160万平方公里,占21.0%;年降雨量不足250毫米的干旱地...
关键词:澳大利亚 旱地农业 干旱地区 年降雨量 自然条件 生产概况 总面积 农作制 豆科牧草 半干旱 
澳大利亚的畜牧业
《世界农业》1988年第2期31-33,共3页艾云航 
澳大利亚整个大陆平均海拔不到300米,是世界各大洲中最平坦的大陆。除北部为热带外,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四季温差小,无霜期长。辽阔的原野,温暖的气候,充足的阳光,为澳大利亚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澳大利亚 畜牧业 天然草场 人工草场 美利奴羊 合理利用 黑麦草 品种区域化 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豆科牧草 
有机生态农业纵观被引量:4
《世界农业》1987年第12期20-22,共3页刘巽浩 
一、世界有机生态农业动态 在发达国家,有机生态农业的呼声日渐增高。1972年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EOAM),每两年开一次年会。 这个运动有很多称号与派别,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替代农业、生物农业。
关键词:有机生态农业 有机农业 联邦德国 养分平衡 豆科作物 农场 替代农业 硝态氮 有机产品 有机肥 
国外人工草地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世界农业》1987年第8期49-51,共3页王培 
人工草地是清除原有植被,通过栽培优良牧草建立的草地,提供青饲、调制干草或放牧利用。建立人工草地:① 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饲草产量和质量。人工草地的产草量一般比天然草地提高2—10倍,甚至高达十几倍或几十倍。② 提高载畜量。一般人...
关键词:人工草地 豆科牧草 载畜量 发展趋势 饲草产量 绵羊 产草量 干草 天然 混播 
光合固氮的田菁茎瘤
《世界农业》1987年第1期23-24,共2页李元芳 胡济生 杨虹 陈婉华 
田菁(Sesbania cannabina)又名咸豆、(豆劳)豆。为豆科蝶形花亚科田菁属,是一年或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其生长快、耐涝、耐盐碱、耐瘠薄,鲜草产量高,纤维可作纺织、绳索用,茎叶可作绿肥,又可用于盐碱地区改良...
关键词:茎瘤 根瘤固氮 固氮酶活性 田菁 光合作用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生长发育 豆科植物 系统选育 固氮作用 
日本旱地农业现状
《世界农业》1986年第12期23-25,共3页郭书普 
近年日本人食物结构发生变化,稻米消费量下降。政府鼓励稻农减少水田面积,改种旱地作物,使旱地农业得以发展,目前仅次于水稻。日本旱地作物品种很多,象麦类、大豆、蔬菜分布全国;茶叶、甜菜、甘蔗、魔芋仅为地区特有,用于食品加工业,以...
关键词:旱地农业 马铃薯 种植面积 旱地作物 豆科作物 日本 经济作物 麦类作物 水稻 北海道 
图书评介
《世界农业》1986年第11期62-62,共1页
这是英国“应用生物学家协会”和“英国蔬菜研究站”(Wellesbourne,WarwickUK)出版的一本新书。出版日期为1986年6月(ISBN:0-269-0713),全书312页。主编是罗杰·琼斯(Roger Jones)和莱斯利·托兰斯(Lesley Torrance)。 近年来,科学界对...
关键词:图书评介 根瘤菌 豆科植物 荧光免疫测定 应用生物学 鉴定技术 单克隆抗体 微生物学特性 接种剂 电子显微镜观察 
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的保护性耕作
《世界农业》1986年第8期31-33,共3页吴可红 庄伊美 
保护性耕作是指包括免耕、少耕等符合保护土地资源的耕作方法。在土壤冲刷严重,不甚适宜机耕的山地农业,比较适宜此种耕作法。传统的保护性耕作是在种植作物之后,施用化学除草剂以消灭禾本科杂草,一年生的豆科植物草皮,或采用前茬作物...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阿巴拉契亚地区 豆科植物 根瘤菌 植物根系分泌物 共生体系 菌根真菌 VAM菌 微生物 化学除草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