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特质

作品数:531被引量:99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翔海杨卫军王雨辰孙代尧葛扬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7期27-28,共2页孙代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也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得出...
关键词:科学把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 理论特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结论 中国共产党 
英国文化唯物主义批判思想的理论特质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7期37-38,共2页薛稷 
文化唯物主义批判思想对当代文化危机进行了深入的阐明和反思,成为理解现代性社会的重要理论工具。本文立足于文化唯物主义批判思想的历史发展现状,在全面认知把握其理论内涵与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力图完整揭示其理论特质。
关键词:文化唯物主义 批判思想 现代性社会 全面认知 内涵与发展 理论特质 当代文化 
数字技术赋能人文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5期152-152,共1页韩玉胜 
数字技术是辅助人文研究的一种先进工具,在人文应用与人文传播领域可以发挥难以替代的显著作用。数字技术与人文资源的融合是既定事实,也是未来二者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在尊重人文学科历史传统、理论特质及其研究规律的基础上,将数...
关键词:人文研究 深度融合 人文社会科学 技术与人文 人文学科 既定事实 人文传播 理论特质 
论马克思制度哲学的内在逻辑与理论特质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5期33-34,共2页牟成文 
马克思制度哲学是马克思批判与建构国家制度的理论抽象与观念逻辑。马克思制度哲学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有逻辑:由马克思法哲学提供阐释定向,由科学社会主义提供基本图谱。这就意味着,马克思制度哲学既同马克思法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密切相关...
关键词:马克思法哲学 阐释定向 内在逻辑 批判与建构 理论特质 理论抽象 制度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4期97-98,共2页马雪松 冯修青 
《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1期,12000字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关乎人民群众根本福祉和国家建设历史成就的重要任务。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高质量发展本身包含规范权力运行、保障权利行使、...
关键词:权利行使 规范权力运行 渐进改革 利益分配 系统联动 国家治理现代化 部门协同 理论特质 
语言哲学的理论特质及其在汉语语境中的呈现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9期37-38,共2页李国山 
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语言哲学仅有100多年的发展史。不过,由于它诞生于被视为哲学的一个革命性转折点的“语言学转向”,所以它在现代哲学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时至今日,尽管语言哲学已退出它曾经占据的哲学舞台的中心,但它所留下的思想财...
关键词:语言哲学 语言学转向 方法论 汉语语境 现代哲学 理论特质 哲学思考 转折点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3期34-35,共2页张笑夷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以其对马克思思想的批判精神和人道主义的恢复,以其通过《实践》等杂志和组织科尔丘拉夏令学园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重大问题展开的国际性讨论,以其对现代性批判和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懈探索而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演进中...
关键词: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苏联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思想 现代性批判 批判精神 人道主义 理论特质 
“现实”的实践性反思及其价值论澄明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7期39-40,共2页袁祖社 
正确选择和科学认定一个足以表达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核心概念,藉此表达这一新哲学自身之独特的理论特质和属性,彰显其本质上区别于其他形形色色的哲学观的最本质的意涵,明晰其丰沛且充满张力的话语意涵,以及对于日益复杂化的人类生存与生...
关键词:实践性反思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马克思哲学革命 充满张力 价值论 核心概念 哲学观 理论特质 
当代西方批判理论正义思想的理论特质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6期29-30,共2页周萍 
哈贝马斯、霍耐特、弗雷泽三者都认可正义社会中程序因素的重要性,无论是哈贝马斯对程序正义的直接宣称,还是霍耐特对法律领域承认关系的建构,抑或弗雷泽对政治代表权规范基础的确立,都体现了他们对程序的关注,同时这种关注并未使其舍...
关键词:批判理论 哈贝马斯 弗雷泽 正义思想 主体理性 霍耐特 代表权 主体间性 
新发展理念引领法治中国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9期108-109,共2页周佑勇 
政治话语与“法治中国”的命题转向新发展理念和“法治中国”,虽然存在主题上的差异,但就其属性而言,二者都是党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皆隶属于政治话语体系,是党基于发展和法治而提出的两个不同的政治命题。当两者被同时置于“新发展理...
关键词:法治中国建设 新发展理念 政治命题 政治话语 话语体系 理论特质 党执政理念 引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