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杭育

作品数:148被引量:21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东王昌忠耿艳艳王海铝洪治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浙江理工大学长春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杭育作品
《上海文学》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李杭育 
文学对文化的阐释——韩少功《暗示》中的儒家哲学思想分析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1期164-170,共7页付筱娜 邢达 
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LJKMR20220410);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研究项目(Y202312)研究成果。
我们在韩少功的作品中可以经常看到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追寻,这与他以文学“寻根”的思想密切相关。“在韩少功的寻根文学宣言中,他认为: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在韩少功看来,贾平凹、...
关键词:韩少功 乌热尔图 寻根文学 李杭育 贾平凹 《暗示》 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异事妙闻信口扯——地域文化书写中的《俗世奇人》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24年第1期124-135,共12页周立民 
一、“叫我美美地陷入其中”。地域文化书写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觉醒或复兴,大概始于1985年“寻根文学”的提倡。在这之前,自然不乏以此为内容的作品,远可以追鲁迅、沈从文,近可以举汪曾祺的“大淖”故乡、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
关键词:乌热尔图 中国当代文学 寻根文学 李杭育 汪曾祺 沈从文 贾平凹 民族传统文化 
李杭育作品
《上海文学》2023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李杭育 
徐孝鱼的1984
《快乐阅读》2023年第10期17-20,共4页李勇军 
李杭育在《我的1984年》中写道:今天还记得徐孝鱼的人不多了。但在1980年代的浙江,他是很有地位的小说家,其代表作之一是与人合作的中篇小说《没有门牌的小院》。他还是我后来的同事,杭州市的第一批专业作家之一。1985年徐孝鱼当选为浙...
关键词:专业作家 文学生涯 李杭育 作协副主席 徐孝 中篇小说  
为李杭育这本未刊书而抱憾
《文学自由谈》2023年第4期19-26,共8页刘阳 
估计在我写出这个题目前,没人知道,作家李杭育还曾计划写一部而最终并没有出版的书,书名叫《表达的困难》。这是现已年近七旬、却仍像他笔下主人公那样精壮的李杭育,三十出头时写的书。随便翻开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你基本都能看到“李...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史 李杭育 寻根文学 韩少功 贾平凹 葛川江 新时期初 主人公 
“后士大夫”的存在感——李庆西《存在感》读札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3年第1期20-23,共4页赵天成 
逝去的生命的精髓——战战兢兢的期望、不可弥合的伤痛和物欲的惊喜——将会绵延永恒。有人狂妄地盲目祈求长生不死,孰不知他的生命已经确定融进了别人的生命之中,其实你就是没有赶上你的时代的人们的镜子和副本,别人将是(而且正是)你...
关键词:长生不死 中国文学界 博尔赫斯 李庆西 李杭育 士大夫 墓志铭 
李杭育作品
《上海文学》2022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李杭育 
以画入文 文画相融 浙江作家的审美实践
《品位》2022年第3期88-91,共4页李月 
中国文人兼擅诗、书、画传统由来已久。现代以来的诸多作家亦不乏文画会通的实践。这一传统到了当代,却渐渐中断。近年来,部分作家诗、书、画兼顾,如冯骥才、莫言、贾平凹、张承志等。这种现象在浙江也较为普遍,李杭育、马叙、古兰月、...
关键词:李杭育 张承志 艾伟 贾平凹 莫言 审美实践 冯骥才 浙江作家 
李杭育与“寻根文学”——“另起炉灶”与“自我限制”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2期51-60,共10页吴艳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资助计划”(项目编号:2975206116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不把已经成为文学史共识的寻根文学作家李杭育作为"前理解",而是试图重勘写作者李杭育和"寻根文学"之间的关系,探究李杭育被命名为"寻根文学作家"的这一过程如何在历史中生成,以及在这一生成过程中,李杭育文学...
关键词:李杭育 创伤经历 另起炉灶 自我限制 寻根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