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形象

作品数:36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褚燕裴云龙许金华淮茗卢明思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吕梁学院学报》《中国故事(传统)》《文艺生活(中旬刊)》《长江丛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水浒戏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考述元代水浒戏中的李逵形象
《中国故事》2023年第8期40-44,共5页许晓玲 
元杂剧中的水浒戏处于承上启下的状态,它发展了前代的说话艺术,也为后来的《水浒传》创作奠定了基础。李逵作为贯串小说的重要人物,其形象与小说中略显扁平化的面貌有所不同,有着独特的演变生成过程。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发掘元杂剧中李...
考述元代水浒戏中的李逵形象
《中国故事(传统)》2023年第8期40-44,共5页许晓玲 
元杂剧中的水浒戏处于承上启下的状态,它发展了前代的说话艺术,也为后来的《水浒传》创作奠定了基础。李逵作为贯串小说的重要人物,其形象与小说中略显扁平化的面貌有所不同,有着独特的演变生成过程。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发掘元杂剧中李...
关键词:元杂剧 李逵 《水浒传》 文本分析 水浒戏 生成过程 扁平化 承上启下 
杂剧中李逵形象的嬗变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5期160-160,共1页张敏 胡恒 
元明清三代的李逵戏数量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而又逐渐转多的过程,李逵形象在杂剧中形成并演变,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水浒戏 李逵 人物形象 
元代水浒戏与小说《水浒传》中李逵形象的比较分析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37-39,13,共4页李宝奎 
元代以前,李逵只是一个文字符号,元杂剧时代随着大量水浒戏的诞生,李逵形象迅速丰富起来,为小说《水浒传》塑造李逵形象奠定了基础。小说《水浒传》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元杂剧中李逵形象的特点,这一变化凸显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李...
关键词:元杂剧 水浒戏 水浒传 李逵 
李逵形象在元杂剧与明清小说中的变迁被引量:1
《北方文学(下)》2012年第4期130-131,共2页薛涓 
作为一个艺术形象,李逵这一角色是通过元杂剧的一系列塑造而渐趋丰满的。元杂剧对李逵这一艺术典型的塑造,奠定了明清戏曲及小说中李逵的形象基础,尤其是小说《水浒传》中李逵形象,很大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元杂剧中李逵形象的特点,体现...
关键词:“水浒戏” 李逵 水浒传 变迁原因和价值 
元杂剧水浒戏与小说《水浒传》中李逵形象比较分析被引量:1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93-94,97,共3页蔡健 
元杂剧水浒与小说《水浒传》中的李逵都是很有地位的人物,两种作品都体现了李逵的粗鲁、勇猛与爱憎分明。其区别在于: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更加多元化,能"文"能"武";而小说《水浒传》则主要择取了元杂剧水浒戏中"武"的一面。这种性格差别...
关键词:元杂剧 水浒戏 《水浒传》 李逵 
论元代“水浒戏”之李逵形象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100-102,共3页荆清珍 
元代之前的李逵形象描写太不突出,只是个符号,元杂剧时代大量的水浒戏诞生,李逵形象迅速丰富起来,成为莽细兼备,粗雅合一的喜剧性绿林英雄,个性多样,甚至相互矛盾。李逵作为人物形象不是线性发展的人物,而是随着时代感而突兀变化的人物...
关键词:水浒戏 李逵 喜剧性 
文人对游民的认同与隔膜——剖析李逵形象从水浒戏到《水浒传》的变迁被引量:3
《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191-198,共8页裴云龙 
李逵形象从水浒戏到《水浒传》小说有一个演绎和变迁的过程。急躁莽撞作为李逵形象的最基本的性格特征,在元杂剧水浒戏流传的时期就已经定型,这一性格特征延续到了后来出现的《水浒传》小说当中。但是,水浒戏中的李逵和“小说”中的李...
关键词:李逵 水浒戏 《水浒传》 游民 边缘化 
水浒戏人物脸谱选绘(上)
《中国京剧》2004年第7期F003-F003,共1页傅学斌 
关键词:水浒戏 人物脸谱 京剧 《清风寨》 《浔阳楼》 《清风寨》 《秦淮河》 张顺形象 李逵形象 晁盖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