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云龙

作品数:19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理学经典化历程考论散文并称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楚雄师范学院学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明清小说研究》《求是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寓正于奇:茅坤对韩愈散文典范性的重构被引量:1
《文学遗产》2022年第4期131-144,共14页裴云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元明时期唐宋八大家散文经典化研究”(项目编号18CZW018)阶段性成果
在茅坤的文论体系中,“奇”是建构韩愈散文典范性的基本要素。茅坤这一认知具有历史的渊源,也对“奇”的文化意涵做了相当的扩充。茅坤认为“奇”属于由《史记》绵延下来的古典传统的重要元素,也在其他著述中充分表达了对“奇崛”“奇...
关键词:奇正 韩愈 茅坤 典范 
重构记忆:论宋元时期韩柳散文典范性的生成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1年第6期128-142,共15页裴云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元明时期唐宋八大家散文经典化研究”(18CZW018)的阶段性成果。
宋元知识阶层对韩柳散文典范价值的诠释,是对唐代文学记忆的重构和对文学史的重新认知。在文章学兴起的南宋时期,多部文章选本在理学思想的引领下,将对唐代散文的考察聚焦于韩柳两家。各类选本与"文话"对韩柳文章在语言运用、篇章结构...
关键词:韩愈 柳宗元 选本 技法 
理学视域下的《红楼梦》意义阐释被引量:1
《明清小说研究》2021年第4期69-87,共19页裴云龙 
《红楼梦》中包含了对于人性、情感、知行等理学体系内基本问题的感知与思辨。叙述者借用理学家的“气禀”观念解析人性的丰富和差异,但悬置了善恶的道德准则。《红楼梦》赞扬情感的价值,但同样揭示任何情感都应得到必要的调节,既需严...
关键词:《红楼梦》 理学 人性 情感 知行 
“三苏”史论文与“苏学”
《文史知识》2020年第12期105-113,共9页裴云龙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同属于"唐宋八大家",他们创作的各体散文也在文学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三苏"的文章在展现个性的基础上具有近似的风格,又包含了较多同类且具有传承性的知识内容,由此构成了"苏学"这一在宋学脉络中具有重要作...
关键词:唐宋八大家 苏学 三苏 知识结构 苏轼 重要载体 史论文 传承性 
理学思维的儒学史审视——北宋六家散文经典系统的建构意义被引量: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9年第1期87-100,共14页裴云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文献集成"(14ZDB066)的阶段性成果
在1127~1279年间,知识精英在文章选本编纂和文学史评述中,将北宋六家散文建构为代表宋代散文最高成就的经典系统。这一整体系统在"欧苏"、"欧曾"、"三苏"等相对微观的经典体系基础之上被绾合形成。六家散文的经典系统不仅包含文章学的...
关键词:文章选本 六家并称 理学 审视 
在否定语境中走向经典——王安石散文经典化历程及文化内涵(1127—1279年)被引量:1
《中国文化研究》2018年第2期110-122,共13页裴云龙 韩婷婷 
在1127—1279年间,王安石散文在"荆公新学"被强势否定的文化语境中被确立为经典。与欧阳修、苏轼等人相比,王安石散文的经典化历程包含了诸多的特殊要素。各类文章选本所择录的王安石散文,在内容上大多涉及经学、道德、政治等议题。...
关键词:王安石 否定语境 经典化 理学 
“三苏”并称与苏洵苏辙散文的经典化历程考论——以公元1127—1279年为中心被引量: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89-100,共12页裴云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文献集成"(14ZDB066)
在1127—1279年这一北宋散文经典化的重要时期里,"三苏"阐述经史思想、政治观念的策论类文章得到了文学选本的突出重视,"三苏"在散文经典体系中的并称也包含了"苏学"的因素。苏洵、苏辙散文的经典价值更明显地依托其学术性内容。作为"苏...
关键词:三苏 苏学 经典化 理学 
理学知识场域与北宋六家散文经典系统的建构被引量:3
《文学遗产》2018年第2期67-80,共14页裴云龙 
在1127—1279年间,"唐宋八大家"中的北宋六家散文在理学士大夫所形成的知识场域中被建构为具有儒学意义的经典系统。12世纪中后期,这一经典化进程主要由吕祖谦、陈亮等"浙学"场域内的士大夫所推动。他们对儒学经世性和史学的强调契合了...
关键词:北宋六家 理学场域 浙学 朱熹后学 
理学视域下的多维解读——欧阳修散文经典化历程考论(1127—1279)被引量:2
《求是学刊》2016年第5期131-142,共12页裴云龙 
1127—1279年间,欧阳修的散文经历了在理学视域下被"经典化"的过程,由此确立了其作为文学史经典的价值属性。在这一时期,知识精英在总体确认欧阳修散文文化经典属性的同时,对其进行了多重维度的仔细解读。经由这一系列的解读历程,欧阳...
关键词:欧阳修散文 理学视域 多维解读 经典化 属性转换 
古文传统与理学思想的涵容——曾巩散文经典化历程及学理意义考论(1127-1279年)
《励耘学刊》2016年第1期57-71,共15页裴云龙 
在1127—1279年间,曾巩散文在理学家的推动下实现经典化。在理学家的解读视域中,曾巩散文所突出表现的正统道德观念,以及与理学思想相通的内容要素,构成其儒学文化维度的经典属性;曾文所展现的严谨法度和整饬结构,形成与其道德性内容相...
关键词:曾巩 理学 古文 法度 涵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