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

作品数:167被引量:12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小恒吴华峰朱曙辉李庆霞张兵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学新浙派”刍议
《江南》2024年第6期139-142,共4页徐兆正 
一、“籍的自觉”与“派的复兴”若使“文学新浙派”这一提法成立,首先似应解决“文学旧浙派”的问题。这里的逻辑是一目了然的:先有“旧浙派”,而后才有“新浙派”。那么问题来了:存在一个文学上的“旧浙派”吗?明清两代有浙派诗,却非...
关键词:《随园诗话》 东北作家群 杭世骏 浙派 厉鹗 厉樊榭 京派 袁枚 
厉鹗简介
《语文教学之友》2024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终身未仕,继朱彝尊、查慎行为浙派盟主。主张作诗参以书卷,学习宋人,好用宋代典故,诗歌主要写山水,以杭州和西湖风景为...
关键词:浙西词派 厉鹗 查慎行 朱彝尊 宗宋 浙派 樊榭 中坚人物 
“祧宋祢唐”:厉鹗诗学宗尚新议
《社会科学论坛》2024年第5期108-116,共9页郭少辰 
厉鹗向来被视为清代雍乾诗坛宗宋的中坚力量,研究者通常从诗学主张、整理宋典、沈厉之争三个角度展开论证。但经过更加审慎的覆核,这些基本都不能成为认定厉鹗宗宋的依据。其整理宋典多半出于乡邦情怀,与沈德潜那场可疑的争执也至多是...
关键词:厉鹗 诗学 宗尚 祧宋祢唐 
《清梁同书楷书厉樊榭征君墓田碑记册页》考释
《东方博物》2024年第3期81-88,共8页张敏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藏有《清梁同书楷书厉樊榭征君墓田碑记册页》,由清代诗人吴锡麒撰记、书法家梁同书楷书而成。据相关史料分析,可知其创作时间为杭州同人们集资置办祀田的嘉庆十四年(1809),而移奉交芦庵一事则要晚至道光八年(1828)...
关键词:厉鹗 祀田 栗主 吴锡麒 梁同书 
《西湖志》四十八卷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范玉红 
《西湖志》号称“西湖第一书”,雍正年间由浙江总督李卫主持修纂,吴焯、厉鹗、杭世骏、沈德潜等47位名家参与撰修,凡四十八卷,仿通志体例,分门记载,列目二十,并附有大量精美插图。此书是记载古代西湖和西湖文化历史的珍贵孤本,也是关于...
关键词:雍正年间 西湖文化 杭世骏 厉鹗 沈德潜 百科全书 
雍乾之际厉鹗效应下广陵词坛与浙派咏物词的联通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13-18,30,共7页卞嘉傲 薛玉坤 
江苏省社科基金文脉专项一般项目(19WMB035)。
雍乾之际,厉鹗等浙派词人寓居于扬州,以韩江吟社为阵地,大兴咏物风尚,推动了浙派在广陵词坛的词土扩张。而广陵咏物词也在“厉鹗效应”的作用下,基于扬州新生词人群体特性与本土雅俗并兼的文化气象,产生题材与思想内涵的新变,在一派清...
关键词:雍乾之际 广陵词坛 浙派 咏物词 
论厉鹗诗中的“金石气”
《汉字文化》2024年第12期145-147,共3页厉一儒 唐志雅 
厉鹗既是康乾时期的学者,也是著名诗人、词人。其在诗歌写作中,往往延用金石意象,形成独特的“金石气”。其金石诗就创作类别而言,有吟咏拓片之诗、访古寻迹之诗、论印诗、论书论画诗四种。厉鹗金石癖的成因有四方面:一是人格孤高。二...
关键词:厉鹗 清诗 金石 书法艺术 
兰州文理学院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述略——兼及馆藏厉鹗《宋诗纪事》的署名与著作权问题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王小恒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清中期浙派诗人群体研究”(2023BSRC016)。
兰州文理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历了一个重新“被发现”的过程,目前已经安全庋藏,发挥其应有作用;这批馆藏文献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尤其是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明清两代古籍的版本渊源和特点;馆藏善本文献《宋诗纪事》...
关键词:兰州文理学院图书馆 馆藏文献 《宋诗纪事》 著作权 
袁枚与浙派的诗学关系考论被引量: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90-97,共8页梁结玲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库全书总目》的文体思想研究”(FJ2022B011)。
袁枚最早用“浙派”一词,他所指称的“浙派”是指以厉鹗为代表的康雍乾时期由浙籍人构成的宗宋诗派。厉鹗等浙籍诗人倡导宋诗,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这是袁枚提出“浙派”的前提。袁枚提出这一命名后,“浙派”深入人心,浙派由此成为一...
关键词:清诗 袁枚 浙派 厉鹗 
论“醇雅”风格之意象美——以朱彝尊、厉鹗为中心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9期44-47,共4页龚雪霜 
海南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海南省苏轼文化教育基金会规划课题“从陶渊明到王渔洋——苏轼文学精神的源流研究”(课题批准号:DPWH202205)研究成果。
“醇”为醇厚,“雅”为正言,“醇雅”即醇厚雅正。作为浙西词派的论词主张,“醇雅”有其独特的美学意蕴。在朱彝尊、厉鹗的词中,“醇雅”风格在高雅的审美情趣的浸染下,传递深挚的情感,表现出空灵鲜活的意象美。
关键词:醇雅 意象美 朱彝尊 厉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