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雅

作品数:77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陈水云邱世鸿陈晓红李明军王宝琴更多>>
相关机构:川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清代浙西词派之“词品”理论被引量:1
《克拉玛依学刊》2023年第6期89-96,F0002,共9页刘深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晚清社会转型与咸同词坛研究(21BZW108)”;“广西高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嘉道以后,浙西词派开始提倡“词品”理论,其代表有郭麐、杨夔生、江顺诒以及姚燮、孙麟趾、陈文述等人。浙派的“词品”理论也得到浙派内部词人的普遍接受与认可。浙西词派的“词品”理论,重点在于阐述词的意境风格及填词笔法,是为“标...
关键词:词品 浙西词派 清空醇雅 救弊 
古朴醇雅 简净平和——陈元子篆刻硕果探析
《书画世界》2023年第11期60-62,共3页吕永生 
陈元子可谓永嘉青年“金石才俊”,其篆刻的成就以及篆刻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可归因如次:其一,人品至上,且“天然”与“功夫”俱佳;其二,转益多师,师师受益;其三,深谙古道,印之宗汉,视篆刻为终身之业事。
关键词:转益多师 篆刻 篆刻风格 
论“醇雅”风格之意象美——以朱彝尊、厉鹗为中心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9期44-47,共4页龚雪霜 
海南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海南省苏轼文化教育基金会规划课题“从陶渊明到王渔洋——苏轼文学精神的源流研究”(课题批准号:DPWH202205)研究成果。
“醇”为醇厚,“雅”为正言,“醇雅”即醇厚雅正。作为浙西词派的论词主张,“醇雅”有其独特的美学意蕴。在朱彝尊、厉鹗的词中,“醇雅”风格在高雅的审美情趣的浸染下,传递深挚的情感,表现出空灵鲜活的意象美。
关键词:醇雅 意象美 朱彝尊 厉鹗 
朱彝尊题画词研究
《汉字文化》2022年第20期83-85,共3页吉倩 
清代题画词发展繁荣,作家作品数量众多。朱彝尊创作的题画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其交游题赠活动。朱氏还借题画词咏史抒怀,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注等思想情感。朱彝尊题画词语言清丽,风格清空醇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词学主张。
关键词:朱彝尊 题画词 清空 醇雅 
醇雅派与填词入门摭谈被引量:1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34-41,共8页汪政 
学习填词须取法一家之作,取法对象的选择直接影响创作实绩,可谓填词入门的关键。对南、北宋词,南宋两派比较分析后,首选南宋醇雅派。该派以精雅醇美、冷峻空灵、含蓄蕴藉为主要特征,是宋词由俗趋雅的完满总结。醇雅派有合时宜的题材内...
关键词:取法对象 醇雅派 姜夔 吴文英 王沂孙 
论朱彝尊爱情词的醇雅深挚——以“国朝佳构”《桂殿秋》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12期118-119,共2页丁雨秋 
《桂殿秋》是清代浙西派词人朱彝尊的代表作,小词以凝练的笔墨追忆了一件往事、一段刻骨而无望的爱情,充分体现了朱彝尊爱情词醇雅深挚的美感特质,受到了历来评论家的推崇和好评。本文拟将《桂殿秋》与五代、北宋的爱情词作比较,从角度...
关键词:《桂殿秋》 角度 容量 情感 意境 
论朱彝尊“醇雅”的词学观念
《今古文创》2020年第39期6-8,共3页吕行 
清初词人朱彝尊,上承姜夔、张炎,下启浙西词派,标举“醇雅”学说。“醇”为醇厚,“雅”为正言,“醇雅”即为醇后雅正。朱彝尊“崇尔雅,斥淫哇”的雅正理念,在词的创作方面既强调思想情感上的端正无邪和词调上的律吕协音,又主张尚雅去俗...
关键词:朱彝尊 醇雅 词学观念 
徐无闻先生的书法艺术被引量:1
《大学书法》2020年第3期33-39,共7页邱世鸿 
徐无闻先生是当代杰出的学者、书法家、篆刻家、艺术教育家。因其在文学、文字学、书法、诗词、绘画、考古、鉴赏、篆刻等方面的成就和综合影响,被列为四川20世纪著名书法家代表。作为西南大学书法硕士点开山导师、"西师书派"创始人,其...
关键词:学者型 综合素养 醇雅 文人气质 人文精神 
简述意蕴醇雅的《铁军壶》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9年第11期77-77,共1页孙青 
《铁军壶》作品造型稳固,比例配合精确,造型艺术动感强烈,作品使用的线条极为简练,造型大方,深厚,颇具韵味。在设计空间上,加上了明快、虚实的境界,整体造型非常有震撼力。壶身党徽造型更是栩栩如生,时时激励后辈人员,爱党敬党,时刻准...
关键词:铁军壶 器具 造型 
论朱彝尊对南宋遗民咏物词的新变——以《茶烟阁体物集》对《乐府补题》的新变为中心被引量:2
《中国文学研究》2019年第3期101-105,共5页向双霞 
北京大学翁洪武科研原创基金资助项目(WHW201809)
咏物词是词中的大宗,地位重要。晚唐五代及北宋咏物词追求形似,偏重闺情。“靖康耻”带来的家国兴亡的震动引起了词风的巨大变化,以《乐府补题》为代表的南宋词托物言志、借物抒怀,丰富并深化了自晚唐以来的咏物词传统,其意内言外、重...
关键词:咏物词 醇雅 《乐府补题》 《茶烟阁体物集》 新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