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镇

作品数:206被引量:1215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和平刘炜肖竞曹珂孟超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适应性视角下的黄泛平原历史城镇空间营建研究
《室内设计与装修》2024年第11期112-113,共2页谷岩 陈方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城镇空间的健康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本文聚焦水适应性视角,系统剖析黄泛平原历史城镇的空间布局与营建特征,涵盖城水格局、平面形态、街巷结构及空间节点等维度,提炼出黄泛平原历史城镇在水适...
关键词:空间营建 水适应性 历史城镇 黄泛平原 
从“依形套式”到“循章衍法”:构形机理导引的历史城镇空间基因整体识别与活态传承被引量:2
《中国名城》2024年第8期22-30,共9页肖竞 李和平 蒋洁茹 曹珂 肖文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川渝地区水码头聚落景观基因识别解译与保护传承”(编号:23XJAZH009);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于智能体建模的山地城镇历史街区仿真模拟与数字化保护研究”(编号:LNTCCMA-20240101)。
针对历史城镇空间基因识别、保护实践“有形无态、重式轻法”问题,提出构形机理导引的空间基因整体识别与活态传承方法。以“原型特征+构形机理”的显隐属性和“城镇格局、地块形态、街巷形式、建筑风貌”四重空间尺度为历史城镇空间基...
关键词:历史城镇 空间基因 构形机理 整体识别 活态传承 川渝地区 传统聚落 
淳淳在野、向阳而生——昆明理工大学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与传承被引量:1
《新建筑》2024年第4期144-149,共6页杨大禹 崔玉良 赵浩苏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积淀丰厚的人文历史,造就了云南历史城镇与传统建筑风格类型的多元共存和地域民族的独特风情。文章回顾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师生的传统民居研究历程及重要成果,既体现出云南传统民居、村落与历史城镇质...
关键词:传统民居 历史城镇 学术研究 保护传承 更新发展 
青岛申遗全周期管理的国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城市建筑》2024年第13期88-90,共3页徐敏 闻宏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城市历史景观理念的城市遗产活力评测暨遗产社区活力提升策略”(5180830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历史地图信息挖掘的滨海城市历史景观数字地名录构建研究”(ZR2023ME114);青岛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中外对比视角下青岛申遗全周期管理的英国经验借鉴与启示”(QDSKL2201201)。
以申遗为契机实现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是青岛等滨海历史城镇类遗产地的普遍诉求。文章针对青岛申遗所遇困境,聚焦遗产申报及后续管理过程中的关键议题,通过借鉴国外滨海历史城镇类遗产地的全周期管理经验,对青岛申遗提出以下建议:(1)青岛...
关键词:世界遗产申报 全周期管理 青岛 滨海历史城镇 
历史城镇活化价值评价体系研究——以霍州古城为例
《城市建筑》2024年第14期26-29,共4页曹恩焕 张勇 
2019年度山西省软科学基金项目(2019041031-5)。
目前历史城镇的活化利用存在单一化、片面化,不能充分发挥历史城镇的潜在价值,本研究构建基于物质性价值、非物质性价值和保护措施三方面的活化价值评价体系,针对非名城名镇的历史城镇进行活化价值评价,此类历史城镇由于经济水平落后、...
关键词:历史城镇 价值评价体系 活化利用 层次分析 量化评价 
中国古代区域性城镇防御体系营建历程分析——以南宋晚期巴蜀城寨堡为例
《重庆建筑》2024年第6期5-9,共5页倪珂 赵月苑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校级课题“南宋四川山城的城镇体系研究”项目(2019010)。
从城镇体系形成历程的角度对中国古代防御性城镇体系进行研究。该文以南宋晚期巴蜀山城防御城镇体系城寨堡为例,回顾了防御性城镇体系发展历程,概述了防御性城镇体系历史环境与基本特点,从区域角度展现了城镇军事防御空间的主从关系与...
关键词:南宋 历史城镇 巴蜀地区 区域防御体系 城寨堡 
收缩型历史城镇的系统风险评估及保护路径——以渝东地区典型历史城镇为例
《规划师》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李和平 高黎月 林涛 赖文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8033);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科研项目(KJ-2023039)。
在分析收缩型历史城镇系统风险构成的基础上,探索收缩型历史城镇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并以渝东地区典型历史城镇为例开展评估。结果显示,收缩型历史城镇整体上呈现“功能—物质—文化”螺旋式负向转化的规律,个体呈现“空心化、异质化、弃...
关键词:收缩型历史城镇 系统风险评估 保护路径 渝东地区 
实施导向下西南历史城镇保护发展路径探索
《中国名城》2024年第2期52-60,共9页李和平 张文杰 陈桢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态势感知的西南地区历史城镇安全性评估与预防性保护方法”(编号:5217082129)。
随着保护规划编制的全面落实,部分历史城镇在现有保护规划的框架下融入遗产的活化利用方式,谋求空间的再发展。但受区域发展条件的影响,固定的保护规划内容无法有效解决西南历史城镇面临着的实施对象复杂、改造方案不明、管控方式单一...
关键词:规划实施 西南历史城镇 保护发展 宁厂古镇 
基于“影像词袋”模型的历史城镇游客景观感知研究与流态场景营造——以贵州青岩古镇为例
《小城镇建设》2023年第11期22-32,40,共12页肖竞 张芮珠 刘舒琴 曹珂 贾铠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动态评测的历史街区保护微干预方法研究”(编号:51608063);重庆市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基于多源数据关联分析的城市历史城区公共服务质效评价与提升研究”(编号:2020YBGL74)。
历史城镇游客景观感知研究可从主客交互角度识别游客对历史城镇遗产对象与场所空间的感知规律,指导城镇遗产保护与空间更新。本文基于文献信息学词袋模型和计算机图形学全卷积网络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创建了基于网络影像数据机器识别和主...
关键词:历史城镇 景观感知 影像词袋 全卷积网络 人本更新 流态场景营造 青岩古镇 
记忆与空间:历史城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逻辑构建——基于贵州织金古城的实证
《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2023年第10期38-50,共13页李渌 李晨宇 徐珊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云贵高原民族地区古城镇历史遗产与山地特色城镇化融合研究”(19BMZ091);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2020010);贵州大学文科研究一般项目(GDYB2022015)。
历史城镇是物质和精神空间的复合体,记忆作为历史城镇文化空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记忆的延续和空间的生产是历史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基于此,以贵州省织金古城为案例地,通过深度访谈收集...
关键词:历史城镇 文化记忆 文化空间 非遗活化 织金古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