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感

作品数:2753被引量:127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波雷戈路文彬陈晋欧阳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民族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的悲辛与爱的传奇——《沙坨里的暖霞》阅读札记
《民族文学》2021年第4期22-24,共3页沈庆利 
读完郭雪波的这篇《沙坨里的暖霞》,笔者禁不住联想起张贤亮创作于1979年的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那篇小说还被改编成电影《老人与狗》,由著名艺术家谢晋导演,谢添和斯琴高娃分别饰演男女主角,他们的"本色"出演给观众留下了深...
关键词:张贤亮 反思精神 斯琴高娃 感情生活 边缘者 历史感 谢晋导演 曲折动人 
文化转型期的文学创作
《民族文学》2000年第3期94-96,共3页夏里甫罕.阿布达里 
从传统到现代化为基本趋向与特征的文化转型期,是一个空前剧烈的大变动时期。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条件下,各民族基于千百年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和积淀的传统的观念,价值观、价值取向、审美道德和伦理规范都受...
关键词:文化转型 文学创作 作家 历史感 
听歌听曲话喀什
《民族文学》1999年第7期71-73,共3页黄耀萍 
我们常常会为城市没有特定的情调,生活没有风俗化的情趣感到遗憾。而喀什不然。到过喀什,你会有一个突出的印象:这座已经2000岁的丝路名城有着沧桑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似乎都饱受了这...
关键词:喀什 维吾尔人 民族风情 历史感 民歌 木卡姆 戈壁滩 俗化 旋律 生活 
《尘埃落定》:人与历史的命运被引量:13
《民族文学》1998年第6期80-84,共5页周政保 
《尘埃落定》(人民文学版,1997年)是藏族青年作家阿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虽不能说臻善臻美,但就其美学创造性来说,却在近年来疯长的长篇小说领域中造就了一道独特风景。
关键词:长篇小说 小说创作 描写 历史进程 历史感 社会人性 叙述方式 故事 土司 普遍意义 
历史不会忘记——读苏方学的《原子弹四部曲》
《民族文学》1995年第3期95-96,共2页林为进 
《原子弹四部曲》是一部富有新鲜感的小说。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描述原子武器的威力和恐怖,反映原子武器的研制起因,借以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局的难测之类的作品,已经很多,而以小说的形式,去反映、表现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不仅在中国,就是...
关键词:原子弹 原子武器 五六十年代 小说 研制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英雄主义 报告文学 历史感 形式描述 
序言二则
《民族文学》1994年第8期90-93,共4页扎拉嘎胡 
序《希望的沉思》尹光磊是近年来相当活跃的蒙古族青年作家之一。他1982年参加工作。一直工作在金融系统。他有中国农业银行基层营业部州市农行到内蒙古分行工作的经历。他出版过诗集《金银花》、《悠悠银河情》(与他人合作)和散文集《...
关键词:结集出版 青年作家 中国农业银行 改革开放大潮 中短篇小说集 达木林 散文诗集 思辨色彩 港英当局 历史感 
描山绘水 物我交辉——苏长仙的散文艺术
《民族文学》1993年第7期94-96,共3页黄绍清 
他创作过小说、诗歌、散文,而以散文创作成绩较为显著,已结集出版了两本散文集子《云絮风花》和《山水·风物·人情》。他的散文创作,有自己执著的艺术追求。这正如他在《云絮凤花》的题记中所说:"我用生活的一丝丝云絮、一片片风花,编...
关键词:散文艺术 结集出版 中所 散文作品 山水风光 不事雕琢 思想意义 人物形象 历史感 浑成 
从瀚海到戈壁——读满族诗人华舒的两本诗集
《民族文学》1992年第11期94-95,共2页刘兴雨 
谁也无法预测出一个人在自己的辉煌时期究竟能释放出多大能量。满族诗人华舒从1989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海上阿波罗》到现在,已经出版了《绿世界》、《爱之驿》、《阳关在前》等4本诗集,差不多一年一本。而诗歌还不过是他绘画、集邮等诸...
关键词:华舒 诗歌创作 业余爱好 力所不逮 历史感 一本 聂鲁达 自然景物 汉长城 讲道理 
腾跃在当代满族文学的风景线上——李惠文、孙春平漫议
《民族文学》1992年第6期94-96,共3页王科 
瞩望当代文学发展的格局,我们发现,当代满族文学虽然"茫茫九派流中国",但大致呈现两个蔚为壮观的景区。一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关内满族市井文学,那里一派流丽、俗雅、缤纷、深湛的都市风光;一是以关外满族故乡为基地的关东乡土文学,这里则...
关键词:李惠文 争奇斗妍 都市风光 中短篇 早期作品 世相 历史感 人物画廊 审美视角 八十年代 
永远的恋歌——读1991年度《民族文学》的诗作
《民族文学》1992年第3期83-86,共4页秦立德 
相对于汉民族而言,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向来以能歌善舞而著称。可想而知的是,辽阔的草原、重叠的山峦,还有奇瑰的岩洞、峻峭的悬崖,无不为促发无限诗意的盎然升起造就了天然的美好氛围。所以,全国各民族的诗人一直层出不穷、异彩纷呈...
关键词:民族文学 于汉 国家级刊物 情有所钟 格桑多杰 阳刚之美 南永前 女性感 艾青 历史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