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贡献

作品数:4016被引量:4244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何成学熊华源陈雷刚郑保卫李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武汉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马克思主义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第二国际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的历史贡献、思想分化和当代启示
《深圳社会科学》2025年第3期30-39,共10页陈子祺 孟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奥地利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BKS167)。
守正创新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之中的鲜明特质之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不断演进、丰富自身内涵并拓展理论边界的斗争史。第二国际时期,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第二国际 历史唯物主义 守正创新 “两个结合” 
延安时期《中国文化》的出版经验与历史贡献
《中国出版》2025年第3期58-62,共5页马晗敏 
《中国文化》作为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的一份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肩负着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研究的重要使命。《中国文化》为党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该刊物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关键词:党报党刊 《中国文化》 陕甘宁边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杨匏安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贡献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47-53,共7页郑可莹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习近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及创新研究”(2022V005005)。
杨匏安作为华南地区最早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积极向民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革命...
关键词:杨匏安 马克思主义传播 理论探索 革命实践 
毛泽东探索“第二个结合”的历史贡献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7-24,共8页李雅兴 赖晓群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20JZDW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3BKS028)。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毛泽东对“第二个结合”进行了先行探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明确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这一“第二个结合”的原初表达,初步揭示了“第二个结合”的内在逻辑,大致阐...
关键词:毛泽东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共三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甘肃理论学刊》2024年第6期38-46,共9页杨竞业 
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2023年度重点课题、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23ZXHYZ03)的阶段性成果。
政治地理空间的独特性、历史文化时间的耦合性和多极主体的融合性,决定了中共三大在百年党史上的独特地位。中共三大是一次有团结统一又有矛盾斗争,有理论运用又有实践创造的大会。这次大会作出的决议及后来贯彻决议的行动实践,体现了...
关键词:中共三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贡献 毛泽东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历史贡献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6-21,共6页闻君宝 窦崧玮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建设研究”资助(编号:2023C20)。
毛泽东带领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土地革命时期,身在农村革命斗争第一线的毛泽东,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立足于中国大地独立自主地从事革命事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破除了教条主...
关键词: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反对本本主义》的历史贡献与时代价值
《西部学刊》2024年第11期5-8,共4页范粟淇 
毛泽东在共产国际不顾中国的实际状况对中国革命所做的“瞎指挥”以及红军中存在教条主义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反对本本主义》,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提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观点,初步呈现了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反对本本主义》 调查研究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对“两个结合”的理论探索及时代价值
《岭南学刊》2024年第3期72-79,共8页李楠 马弟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两个结合’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编号:23ZDA006)。
“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探索,始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毛泽东思想中蕴含着“两个结合”的开拓性贡献和确定...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个结合” 历史贡献 时代价值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贡献与现实启示
《邓小平研究》2024年第3期11-19,共9页彭冰冰 
2024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机理与实践指向研究”(24NDJC037YB)。
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邓小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意识形...
关键词:邓小平 意识形态建设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毛泽东对“两个结合”的历史贡献及其经验启示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4年第2期48-56,共9页丁俊萍 陈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党性教育的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ZD022)。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的历史方位提出的新命题,但“两个结合”本身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两个结合”的逻辑与方法在毛泽东那里早有体现。毛泽东对“两个结合”进行了先行探索,并在这一过程中对“两个结合”作出了开创性的历...
关键词:毛泽东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