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化

作品数:926被引量:1653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秀明程光炜陈晓明颜水生张立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苏区文艺历史化透视及其“普及”特质分析被引量:1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55-61,共7页秦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中国红色文学百年史(1921-2021)”(项目编号:21BZW041);山东软科学研究会“产教融合研究智库专项”重点项目“‘老带新’视角下的互动与成长”(项目编号:SDRKX-01-202301);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丁玲延安时期文艺活动研究”(项目编号:HBU2022bs03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共产党初期的文艺制度建设,以苏区文艺“普及”特质纠正左翼文学“提高”偏差,推动“文艺大众化”进程。苏区文艺制度的建构经历了由群众自发到政权统筹、由分散到集中的历史演进过程,俱乐部、列宁室等文艺管理机构的设置、规模化...
关键词:苏区文艺 普及 文艺大众化 红色文化 
2023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述要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102-112,共11页李铮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启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4QQJH01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在2023年继续稳步推进,发表和出版了大批优秀成果。研究者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中国特色文学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当代文学 研究述要 历史化 文学性 经典性 2023 
全方位的探索及多元立体的展开——吴思敬的诗学研究综论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136-141,共6页张立群 
吴思敬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新诗研究界极为重要的学者之一,其四十余载的诗学研究涵盖批评、理论著述、诗歌史书写等多个方面,已形成体系化、开放式的特质,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吴思敬的诗学道路与1980年代以来中国新诗研究发展趋势高度契...
关键词:吴思敬 诗学研究 历史化 综论 
历史化主体与文本资源主体化——阅读洪子诚《我的阅读史》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203-207,共5页张欢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在谈到深受赞誉的公众人物时说,“没有人可以完全认识他自己,因为没有人像显现给他人那样显现给他自己”,另一方面,为表达她的谦卑与自信,阿伦特引用了奥登(W.H.Auden)的诗:“相比于私人领域的公共面孔/公...
关键词:文本资源 公众人物 阅读史 文学史家 洪子诚 私人领域 阿伦特 主体化 
从沟通内外到超越内外——新世纪新诗研究的本体话语历史化趋向被引量:1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6期17-24,共8页陈培浩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项目编号:20&ZD284)的阶段性成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研究范式几经其变。社会历史语境的变化推动着思想变革,并带来现当代文学研究观念、问题意识和学科方法的推陈出新。宏观上看,现当代文学学科边界焦虑一直挥之不去,从20世纪80年代的“新文学整...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新诗研究 历史化 本体话语 
格非的小说巫术:理性与神秘主义之间的悖论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145-151,共7页胡传吉 
审美研究及经典研究,于文学研究而言,是减法对文学意义的追问。格非在1980年代中后期、1990年代早期所创作的一些中短篇小说,如《追忆乌攸先生》《迷舟》《褐色鸟群》《背景》《傻瓜的诗篇》《锦瑟》《凉州词》等,显示出比《人面桃花》...
关键词:格非 历史化 理性 神秘主义 落空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国际化与民族化转向被引量:6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5期24-37,共14页闫海田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与国际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ZWB004)的阶段性成果。
“历史化”“国际化”与“民族化”,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在具备“70年体量”与进入“世界中”阶段,并同时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中变”潮流相遇,而出现的一个“复合式”的“新时代”特征。这三个特征虽非同时产生,但在当下,却...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历史化 国际化 民族化 
幽暗意识、诗性之光与自觉的写作——张学东长篇小说论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3期177-187,共11页张富宝 
2018年度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宁夏70后作家研究”(项目编号:NGY2018045)的阶段性成果。
张学东的长篇小说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影响,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呈现出特别的面相,其写作也因此具备了某种"症候性的意义"。作为一个非典型的"宁夏作家"和"70后"作家,张学东的写作是一种"介入的写作"和"自觉的写作",他的作品深具"幽暗意...
关键词:张学东 自觉写作 历史化 幽暗意识 诗性之光 
作为文学史研究过程的“历史化”被引量:9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5期10-16,共7页王尧 
关于当代文学与历史化的话题一直含混不清,这与没有区分出当代文学的'历史化'和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有很大关系。就文学史研究而言,'历史化'不是一个终结性的概念,'历史化'是一个不断历史化的过程。中国当代文学面对或承接了两个传...
关键词:历史化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制度 学科建设 
历史化的意义及其可能——“当代文学历史化”学术思潮述论被引量:2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5期17-26,共10页徐洪军 
2018年度河南省哲社规划项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家回忆录研究”(19YJC751052);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家回忆录史料整理与研究”(2018BWX018);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文学历史化'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这种'历史化'追求一种客观中立的学术立场,希望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分析作家作品的'审美''艺术''文学性'问题,把握其文学史意义。其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关键在于当代文学研究学科性、...
关键词:历史化 学科性 时间性 当代性 史料文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