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研究

作品数:418被引量:20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珂张桃洲罗振亚刘波吕进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人痖弦:如歌的行板
《国际汉学》2024年第6期77-77,共1页叶枝梅 
痖弦(1932年8月29日—2024年10月11日),本名王庆麟,生于河南南阳,1949年到台湾地区,1953年进入复兴岗学院影剧系,后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东亚研究所读硕士,曾应邀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国际创作中心,著有《痖弦诗集...
关键词:新诗研究 痖弦 李欧梵 东亚研究所 现代诗 超现实主义 河南南阳 中国台湾 
主持人语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1,共1页罗振亚 
诗与美常常结伴而行,风景旖旎、历史绵长的苏州诗歌天空群星闪烁、名家辈出,仅就当代苏州诗坛而言,就有许多优秀的诗人,他们为江南文化建设贡献了力量。继小海、李德武之后,本期苏州新诗研究栏目登载三篇文章,集中探讨个性卓然的诗人车...
关键词:新诗研究 名家辈出 群星闪烁 车前子 主持人 诗与美 身份 多才多艺 
“史料化转向”:新世纪新诗研究的“新发动”
《河北学刊》2024年第6期133-141,共9页王瑞玉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诗史料学建设研究”(18BZW168)。
在当今“史料热”的学科大背景下,加之新世纪新诗研究范式转变等问题的加持,新诗研究的“史料化转向”这一新范式的价值和意义不断凸显,日益成为新世纪新诗研究的重要方式。新诗史料研究重视研究者的史料意识,其实践主要涵盖文本之内、...
关键词:新诗研究 史料化转向 新诗史料学 
中国当代新诗研究的经验与反思——重读吕进《新诗的创作与鉴赏》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9期27-30,共4页李冰封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武汉抗战诗歌研究”(19YJA751049)的阶段性成果。
吕进的《新诗的创作与鉴赏》是中国当代新诗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在新时期关于朦胧诗论争的三个中心问题的回答上,具有独特的诗学价值。他提出的诗的本质问题、新诗语言问题、社会主义新诗等概念值得重视,这是当代新诗文体学对话与...
关键词:朦胧诗论争 诗的本质 新诗文体学 社会主义新诗 
融通文学传播场域内外的新诗研究——评析“现代汉语诗歌传播接受研究丛书”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24年第2期216-220,共5页黄仁志 
在现代中国诗歌发展历程中,诗歌的传播与接受问题一直是创作者与学界关注的焦点。王泽龙教授主编的“现代汉语诗歌传播接受研究丛书”是一项针对中国现代诗歌传播和接受机制的深入学术探讨。该丛书回望百年中国新诗发展传播历程,以文体...
关键词:新诗研究 传播接受 现代汉语 理论创新 
我所认识的吴思敬先生
《文艺争鸣》2024年第1期94-95,共2页马富丽 
吴思敬先生早已是当代中国新诗研究领域无法绕开的重要人物。他不仅在新诗理论和诗歌评论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还挖掘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新诗创作、批评与研究人才。他长期主编《诗探索》,殚精竭虑地推动刊物的正常出版和良性运...
关键词:吴思敬 新诗研究 诗歌评论 诗探索 新诗理论 诗歌交流 新诗批评 良性运转 
冯中一:在新诗研究上“自重自强”的跋涉者
《百家评论》2023年第6期112-118,共7页李宗刚 
冯中一早期从事新诗创作,投身于文学教育后则转向了诗歌鉴赏与新诗研究,是一个注重探寻诗歌创作内在规律、建构了自我的言说体系的诗评家。冯中一的新诗研究从“埋头作具体的分析讲解诗歌的工作”开始转向“昂首作宏观的新诗本体的阐释...
关键词:冯中一 新诗评论 《诗歌艺术论析》 《诗歌艺术教程》 《新诗创作美学》 
苏州新诗研究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1-1,共1页罗振亚 
主持人语:在当下的诗人群落中,李德武无疑是一位活跃而稳健的实力派诗人。李德武1963年出生于东北的黑龙江,2002年南下苏州至今也已有二十多年了。他历经朦胧诗歌、第三代诗歌、个人化诗歌和新世纪诗歌等不同的写作阶段,却从来不偏倚于...
关键词:第三代诗歌 新诗研究 高度个人化 新世纪诗歌 朦胧诗歌 李德 主持人 独特的个性 
观念的边界与经典的重探——2020-2022年中国新诗研究综述
《中外诗歌研究》2023年第3期12-19,共8页张凯成 
新诗研究从发生之日至今,已形成一些可供参照的研究观念,但囿于历史语境的限制与研究意识的阻滞,大多数观念尚不具备稳定的结构体系,其内部包含某些解构性因素。这需要研究者在与前人进行对话的同时,通过审视既有观念,生成新的认识。另...
关键词:新诗研究 中国新诗 历史语境 新的认识 既有观念 解构性 研究综述 
关键词:新诗研究——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传播文献叙录(六)被引量:1
《华文文学》2023年第4期97-107,共11页季进 臧晴(选编) 
中国现代诗歌,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登上文学的舞台,在其发轫之际就内在地带有革命的属性。其发展的轨迹,呼应着20世纪初急剧变化的社会政治与文化状况,反抗着业已丧失活力的古代文学传统,也浸染着西方现代主义以及个人主义自我表...
关键词:新诗研究 海外研究 文献叙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