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创作

作品数:398被引量:24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温潘亚李小菊孙书磊何玉人薛若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戏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思辨历史:当代历史剧创作的第三种倾向 评历史剧《大明四臣相》被引量:1
《上海戏剧》2016年第9期20-22,共3页黄锐烁 
笔者曾就历史剧《伏生》与《我们的荆轲》做过一次比较,勾画出当代历史剧创作存在的两种倾向——即对传统道义精神的呼唤和对现代人性的考量。理性来看,传统道义与现代人性是相对而非全然对立的关系,《伏生》与《我们的荆轲》共同暗示...
关键词:历史剧创作 当代 思辨 道义精神 人性 价值观 荆轲 伏生 
历史的再叙与艺术的自洽 小议话剧《将军行》
《上海戏剧》2015年第11期16-17,共2页徐煜 赵艳 
历史话剧《将军行》,或许会引发人们对个别史实的争议与质疑,然而这种争议在艺术虚构这一语境下很容易被瓦解。
关键词:将军行 历史剧创作 郭沫若先生 自洽 艺术虚构 历史真实 艺术真实 王翦 底朝天 西罗马帝国 
浅谈新编历史剧中“人”的构建被引量:1
《上海戏剧》2005年第1期32-33,共2页张泓 
在传统历史剧中,戏曲人物往往提作为道德的载体而出现的,而人的自我价值往往伴随着道德评判的展开而黯然消解.祝肇年先生有感于此,曾言:"戏曲的人物,就其精神面目而言,非近于神,即近于奴(当然还有鬼).关羽、岳飞神也;秦桧、严嵩鬼也;三...
关键词:创作追求 人类命运 严嵩 历史剧创作 戏曲人物 自觉 消解 新编历史剧 剧作家 传统 
沦陷时期上海的话剧创作被引量:2
《上海戏剧》1995年第2期14-19,共6页陈青生 
今年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抗战时期,上海先是成为孤岛,后又完全沦陷。这一时期上海的戏剧运动还是比较活跃的,然而对它的研究却很不够。陈青生同志的《沦陷时期上海的话剧创作》填补了这一空白,现予发表,也是对抗战胜利50周年的...
关键词:沦陷时期 历史剧创作 现代剧 周贻白 孤岛时期 上海作家 金丝雀 话剧创作 李健吾 世界书局 
历史剧的阐释学批评综述
《上海戏剧》1991年第2期22-23,共2页王文英 
历史剧创作比起一般戏剧来要求更高,它不仅要满足人们感官的娱乐,而且更要激发人们悠远的思索。于是,它的不受青睐便是意料中事。然而,一批有志于此的人们仍在不懈地追求,并且结出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果实。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新编历史戏曲...
关键词:历史剧创作 戏曲作品 秋风辞 中事 新亭泪 阐释学 郭启宏 袁崇焕 神史 宫寒 
台湾史剧三大家
《上海戏剧》1990年第4期19-20,共2页林青 
一九五六年以前,台湾剧坛出现陈纪滢的话剧《获村传》。五六年以后的历史剧,多数写文天祥、史可法等人物,带有“反共复国”的政治色彩。另外,台湾有不少话剧是写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事件的。最初在台湾历史剧创作方面卓有建树的是李曼桂...
关键词:历史剧创作 辛亥革命前后 姚一苇 留学美国 戏剧家协会 孙飞虎 宋美龄 毕业论文 戏剧学 政治色彩 
对当前戏曲的几点思考——从一九八五年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谈起
《上海戏剧》1986年第1期18-19,共2页孙东海 姜明吾 
一九八五年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是戏曲界的一次盛会。参加演出的十三个剧种的十一台戏,是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精心挑选出来的,比较集中地展示了当前戏曲推陈出新的成果。观摩后。
关键词:戏曲家 观摩演出 一九 高山下的花环 狱卒平冤 新编历史剧 创作经历 历史剧创作 戏剧观念 人物形象 
历史剧创作也要掌握时代信息——听“顾伯伯”谈戏被引量:1
《上海戏剧》1985年第5期32-33,共2页褚伯承 
在湖州,不管文化干部、演员还是戏曲作者,年轻一点的都亲热地叫老剧作家顾锡东为“顾伯伯”。顾伯伯对他们也总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在当前戏曲观众减少的趋势下,说也奇怪,只要是顾锡东同志写的戏,总十拿九稳,不愁没有观众。湖州越剧...
关键词:顾锡东 戏曲观众 五女拜寿 长乐宫 婆媳关系 历史剧创作 文化干部 戏曲现代化 传统戏曲 时代信息 
站在现实的视点上表现历史——评历史剧《光绪变政记》
《上海戏剧》1984年第6期14-16,共3页方克强 
人们似乎习惯于接受这样的观念:现实题材与历史题材相比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它的现实意义是后者不可企及的。然而,此种观点往往得不到文学史的后援,在戏剧领域尤其如此。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孔尚任的《桃花扇...
关键词:《桃花扇》 孔尚任 《屈原》 历史感 《李尔王》 《麦克白》 《哈姆雷特》 历史题材 历史剧创作 情绪基调 
《汉文皇后》和历史剧
《上海戏剧》1983年第1期28-30,共3页刘修明 
张波同志新编的历史剧《汉文皇后》,由上海越剧院一团演出以来,在社会上有不同的反响。怎样写历史剧的问题,几乎每次总是随着一个新剧的上演而引起讨论。它使我想起未能充分展开的《秦王李世民》的争论。有不同意见的争论,这是健康、正...
关键词:汉文皇后 上海越剧院 社会历史背景 秦王李世民 薄昭 历史剧创作 历史真实 窦广国 肝裂 理论与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