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现场

作品数:377被引量:41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商昌宝彭兆荣霍俊明杨庆祥潘世圣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文学自觉说”再探析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23年第5期188-196,共9页刘文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的中国古典文论研究”(21BZW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现代以来在整理阐释传统文学遗产时,流行“文学自觉”的说法,特别是流行魏晋或者六朝“文学自觉”的观点。“文学自觉说”是舶来品,但却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基本主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现代学界用现代的“文学”观念与“自...
关键词:传统与现代 两种文学观 两种自觉观 历史现场 难以成立 
跨媒介叙事的互动与裂隙——以《活着》的电影改编、小说修改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0
《文学评论》2020年第4期215-223,共9页罗先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78年以来中国小说版本发掘与异文汇校研究”(批准号20YJC751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结合电影史料及小说版本异文综合考证后得知,余华参与电影《活着》剧本生产历程,其实就是小说修改过程,期间作者曾多次吸收导演张艺谋建议,并遵循电影叙事思路与逻辑进行文本修改。但小说修改本却并非电影定稿剧本,张艺谋另择专业编剧...
关键词:《活着》 历史现场 电影改编 小说修改 
作为副文本的明清文集凡例被引量:10
《文学评论》2016年第3期204-212,共9页何诗海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古书凡例与文学批评--以明清集部著作为考察中心"(12BZW044)的部分成果
凡例是明清文集中最重要的副文本,包含着丰富的文学史料。一方面,它通过呈现文学生态、构建文学史等,为正文本营造了丰盈的历史现场,丰富、拓展、深化了正文本的意义空间;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对文集编纂宗旨、内容、体例的定位,引导读者...
关键词:文学生态 文本类型 文学史料 互文本 圆照 对读 历史现场 明三十家诗选 七言 诗源辩体 
重回历史现场——辛弃疾生擒张安国始末考释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13年第3期164-174,共11页王兆鹏 
绍兴三十一年,辛弃疾乘金主完颜亮率兵南侵和金廷内乱之机,率众起义,后投奔山东义军领袖耿京部下,为掌书记。随着局势的变化,义军出现生存危机,辛弃疾献策耿京南下归宋,于是耿京委派贾瑞和辛弃疾等人南下至建康表明归朝之意。贾、辛完...
关键词:辛弃疾 安国 考释 现场 历史 社会声誉 心理资本 完颜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