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转变

作品数:261被引量:28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蒋艳丽唐长久郭道晖柳倩华王金玲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历史地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霍光形象及其历史转变
《大连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8-13,共6页郝虹 刘吉 
西汉宣帝为维护自身登基的正当性,尽管对霍光专权不满,但仍然认可了其辅政的正面形象,这一矛盾性成为东汉史学家评价霍光以褒为主、贬为辅的历史形象基调的来源。魏晋南北朝时期,霍光被塑造成比肩周公、伊尹的贤臣形象,其实质是权臣专...
关键词:霍光 历史形象 依霍光故事 
颐和园:从皇家园林到外交舞台的历史转变——以慈禧太后的外交活动为中心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1年第2期25-37,287-288,共15页侯杰 吴慧 
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国近现代日常生活研究”(项目号:18JJD770001)的阶段性成果
据《起居注》记载,从1902年到1908年,慈禧太后每年在颐和园接见外国使节,少的几次,多则十几次,每次人数不等,最多时一次接见了98人,颐和园俨然已从太后最喜爱的私人皇家园林变成了大清国重要的外交舞台之一。因此以慈禧太后为中心,探讨...
关键词:颐和园 慈禧太后 外交 
如镜之照:宋代州县审计模式的历史转变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70-76,共7页贾文龙 
在中国审计史中,宋代的地方审计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宋代路级转运司等监司的设置,促使地方审计更趋专业化。宋代州县机构是地方施政的主要实体,其在审计模式上独成一代之法:设置了州级双头主官,审计成为通判的重要职能,从而使州级政府...
关键词:审计法史 宋代 州县 
客家人从“心向中原”到“面向海洋”的历史转变与原因探析被引量:1
《闽商文化研究》2018年第2期54-59,共6页俞如先 
客家是汉民族支系的重要一支,长期以来客家人心向中原是主流。宋末至元明时期,客家人开始大规模转向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迁徙并主动吸纳海洋文化,使客家人逐步成为兼具山海特质的民系,客家人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弄潮儿。客家人面向海洋有宏...
关键词:客家人 中原 海洋 
杨士勋为刘炫受业弟子考——以“先师”词义的历史转变为线索
《儒藏论坛》2017年第1期248-258,共11页张沛林 
唐初学者杨士勋在春秋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但我们对他的生平知之甚少。本文从其在《春秋穀梁传疏》中使用'先师'一词为线索,考证其师承隋代著名学者刘炫,并对'先师'一词在先唐历史上的演变进行细致的梳理。
关键词:经学 先师 杨士勋 刘炫 
五四运动后毛泽东世界观的历史转变
《文学教育(中)》2015年第10期136-136,共1页谢宁 
毛泽东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理论被延续至今。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尤其是在五四运动以后,毛泽东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本文将深入分析五四运动后毛泽东思想的转变历程。
关键词:五四运动 毛泽东思想 世界观 历史转变 
从公会堂到中山堂:公共空间的历史转变——以台湾光复前后的文化为中心
《闽台文化研究》2015年第2期14-19,共6页王玉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以来台湾社会转型研究"(12JJD810002)
日据时期,日本人兴建台北公会堂,通过"始政四十周年博览会"以及皇民化运动相关文化活动,宣传其殖民理念。公会堂成为空间殖民主义与文化殖民主义的代表。台湾光复后,公会堂改名为中山堂,其性质从展示殖民文化的空间转变为重建台湾文化...
关键词:公会堂 中山堂 公共空间 台湾文化 
辛亥革命中的留日学生
《文化交流》2011年第8期35-37,共3页姚诚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生命,特别是最先走出国门睁眼看世界的大批赴日留学生在推动社会历史转变的辛亥革命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关键词:辛亥革命 留日学生 历史转变 孙中山 留学生 
论1976—1982年中国历史转变的时代价值
《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1期196-198,共3页王金玲 
1976—1982年中国历史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开启了以邓小平理论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时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党中央集体领导的新纪元,开创了中国走向世界...
关键词:历史转变 时代价值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从“冲击—反应论”到“中国中心观”的历史转变——《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述评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2期95-102,共8页王俊义 
《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作为《剑桥中国史》丛书的第9卷,是一部纵横交错的立体式清史长卷,它反映了美国清史学界从"冲击—反应论"到"中国中心观"的历史转变。
关键词:剑桥中国史 清史 中国中心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